10月10日,静乐,清第八师。
第八师师长马德胜正在师部里来回踱步,他的副官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不敢出声。桌上摊开的地图已经被翻看了无数遍,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显示着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在地图上明军在东北方向上的防御薄弱,如果清军能够在静乐撕开一个口子并直扑上个月丢失的临县,那么明军的先头第三十三师将会被三面合围。
"师长,周老帅的电报。"副官递过一份电报,声音有些颤抖。
马德胜接过电报,快速扫了一眼,随后将电报拍在了桌上。“让三团今天凌晨在岚县方向发起进攻。”
副官愣了一下,"师长,岚县?那不是..."
"没错,就是岚县。"马德胜点燃了一根香烟,“明军一定会认为我们的目标是协同蒙古人一起进攻北线。但我偏不按他们的套路来。”马德胜深深吸了一口烟,烟雾在昏暗的师部里缓缓升腾。"明军以为我们会按常理出牌,殊不知兵法云:兵者,诡道也。"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道弧线,"我们佯攻岚县,实际上我们的主力不在那,我们要的是临县。"
于是在10月12日清军开始收网了。
明军在太原外围遭遇了激烈的抵抗,明帝三十三师第二团被清军死死缠住动弹不得,清军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死亡冲锋逼得第二团不得不撤出太原外围回到马村。就在明军第三十三师陷入苦战之际,清军第八师的行动开始了。
凌晨三点,岚县外围的阵地上,一阵急促的枪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清军第三团如潮水般涌向明军阵地,借着夜色的掩护,他们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明军的防线。
"砰!砰!砰!"枪声此起彼伏,照明弹在空中绽放,将战场照得如同白昼。
明军匆忙应战,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不过是一场佯攻。就在他们全力应对岚县方向进攻的同时,清军主力已经悄然向临县推进。
明军显然没有在临县布置重兵,一切就像是周云鹤设想的那样,明军自信的认为他们会一路拿下太原稳定山西,所以大量的部队要么在北边堵住蒙八旗,要么就是在太原,丝毫不觉得他们自己的防线会被清军轻松攻破。
10月13日上午,临县城外。
清军第八师主力如幽灵般出现在临县城下,守城的明军第三十三师一营猝不及防。营长李志远刚从睡梦中惊醒,就听到城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他娘的,鞑子怎么会在这里?"李志远一边穿军装一边咒骂,"不是说他们在岚县吗?"
副营长王大海脸色煞白地跑进来:"营长,不好了!城外至少有两个团的清军,他们已经攻到城门口了!"
王大海的话让李志远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一营只有不到八百人,而且大部分还是新兵,怎么可能挡得住清军主力的进攻?"立即给师部发电报,请求支援!"李志远声嘶力竭地喊道,随后以最快的速度起身。
而此时清军的喊话声在城下响起:"城内明狗们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限你们半个小时内开城投降,否则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明军士兵们面面相觑,有些人的手已经开始发抖。他们都是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哪里见过这种阵仗?李志远看着那些年轻士兵惊恐的面孔,心中涌起一阵绝望。这些孩子大多数还是学校里新招募来的新兵,入伍不过三个月,连枪都还没摸熟练。
“传我的命令,死守临县。”李志远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几个字,“我一营只有战死的兵,没有投降的兵。”
于是正常战役最血腥的一幕开始了,清军士兵在炮击后朝着临县冲去随后被缩在暗处的机枪和在废墟中隐藏着的明军学生兵们整排整排的放倒,即便清军侥幸冲到了临县城下也会被铁丝网挡住步伐随后沦为机枪的活靶子。
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清军顶着明军的火力冲进了城里,随后他们便发现城里比城外更加血腥。
城内的街道成了一个个致命的陷阱。明军学生兵们虽然经验不足,但他们的求生本能和对国家的热爱让他们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利用每一个角落,每一栋建筑,甚至是下水道来伏击清军。
一个清军小队刚冲进一条狭窄的巷子,突然从两侧的窗户里飞出几颗手榴弹。"轰!"的一声巨响,烟尘四起,鲜血飞溅。等烟雾散去,整个小队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战斗一直断断续续持续到了10月15日的下午,直到全身受伤的李志远被清军击毙临县才短暂的划上了一个句号。临县的陷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明军的心头。清军乘胜追击,将临县作为前进基地,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张。城内的尸体还未来得及掩埋,硝烟的味道依然在空气中弥漫。
至于那些学生兵们,当中有男有女,男的被排队枪毙,而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