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霄的电脑里有一个加密文件夹,标签是"课题研究"。
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七个子文件夹,每个都以日期和字母编号命名。
点开最新那个"0924-Q",首先弹出的是一张女生证件照——何露,物理系大三,学号。
照片下面跟着五页PDF文档。
文档第一页是基本信息:课程表、常去地点、社交账号密码。
第二页开始才是重点——性格分析里用红色标注着"正义感过剩对弱者有保护欲";人际关系图标明她与转学生林安的辅导关系;行为模式记录显示每周三下午会在图书馆三楼角落自习。
"太标准了。"顾霄轻敲键盘,调出另一份文档。
这是他为每个"课题"设计的操作流程:第一阶段制造偶遇,第二阶段建立信任,第三阶段植入依赖,最后是全面控制。
每个阶段都标注了预计耗时和效果评估指标,严谨得像份实验报告。
屏幕右下角跳出提示:17:30,与"Q"图书馆接触。
顾霄合上电脑,从抽屉里取出一个U盘。
这是他的"钥匙串",里面存着足够让半个学生会身败名裂的材料——副会长酒后驾驶的监控录像、文艺部长论文抄袭的查重报告,还有他最得意的收藏:外教课上女生们玩被偷拍的私密视频。
图书馆三楼,何露正在帮林安修改英语作文。
这个内向的转学生是她负责帮扶的对象,也是少数还会对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退学事件"表现出不安的人。
"学姐,张雯真的因为抑郁症退学了吗?"林安压低声音,"可她前天还说要参加建模比赛..."
何露的笔尖顿了一下。
她注意到短短几天,已经有六个女生突然消失,官方说法都是心理健康问题。
但她们离开前的共同点,是都曾出现在顾霄的社交圈照片里。
"别多想。"何露揉了揉林安的肩膀,这个动作恰好被刚上楼的顾霄收入眼底。
他调整表情,挂上学生会公关部长标准的温和笑容,走向她们邻桌——那里坐着文艺部的蒋思,一个已经被他"标记"过但尚未"采集"的目标。
"思思,上次说的朗诵会策划我看过了。"顾霄自然地拉开椅子,声音控制在刚好能让何露听见的音量,"创意很好,就是经费申请部分需要调整。"
蒋思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两周前那场部门聚餐后,她在酒店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机相册被人翻过。
虽然没找到任何实质性证据,但顾霄后来"偶然"提起她申请助学金时隐瞒家庭房产的事,已经足够让她如坐针毡。
"我...我重新做一份。"蒋思的指甲掐进掌心。
顾霄微笑着推过一块U盘:"模板在这里。"
当蒋思插入电脑时,会自动备份她所有的社交记录——这是他控制网的一环,每个节点都会成为下一个猎物的观察员。
何露皱眉看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