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的清晨,一队骑兵飞驰进入长沙城,直奔巡抚衙门,为首的钦差高举黄绫圣旨:"湖南巡抚骆秉章接旨!"
骆秉章慌忙设香案跪接,钦差展开圣旨,高声宣读:"查湖南提督樊燮,统军无方,贪污饷银,着即革职查办!湖南巡抚骆秉章,驭下不严,调任四川..."。
钦差继续宣读:"湖南提督一缺,着骆秉章举荐贤能暂代,幕僚左宗棠,免于追究。"
接旨完毕,骆秉章面如土色,然后深深一揖问道:"钦差大人,不知朝廷何以..."
钦差微微一笑,低声道:"胡林翼大人与曾大人联名上奏起了大作用。皇上原本震怒,但考虑到湖南防务,这才改变主意。"
他从袖中抽出一叠文书,"这是樊燮部下检举的实证,可谓铁证如山。"
骆秉章恍然大悟,心中既感慨胡、曾二人对左宗棠的情谊,又对官场险恶有了更深体会。
三日后,骆秉章离任前夕,召见在长沙的总兵周宽世。
骆秉章神色复杂地看着周宽世:"宽世老弟,我虽被调离,但朝廷仍命我举荐提督人选,思来想去,周总兵忠勇可靠,可当此任。"
周宽世郑重还礼:"周某才疏学浅,日后还望有机会多听骆大人多多指教。"
骆秉章看着周宽世,忽然叹道:"此次风波,看似是左宗棠与樊燮之争,实则是...唉,罢了。四川路远,你我不知何时再见了。"
周宽世深深一揖:"骆公提携之恩,世宽没齿难忘。"
送走骆秉章后,周宽世站在长沙天心阁的城楼上,望着远去的官轿。
副将周铁柱在一旁低声道:"此次虽除去樊燮,但骆公也.被调往四川,可谓两败俱伤啊。"
周宽世摇头:"不,这是他人之祸,成我之福。若非如此,湖南军务怎能交到我周宽世手中?"。
他转身望向城内熙攘的街市,"接下来,该好好整顿湖南防务了,我欲把湖南打造成,当下大清朝中最安宁的福地"。
周宽世庆幸数月前的宝庆府城外,自己并没有贪功冒进。
而是及时低头,与巡抚骆秉章共享战果,才有了今日骆秉章离任前,对他的极力举荐,避免了他义兄当年因同官文暗斗,最终身死三河镇的结局。
不久,城南金盆岭新兵训练营,新任提督周宽世正在校场点兵。
洪亮的口令声随风震耳欲聋,长沙城的天空,除去阴霾,久违地放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