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年的春雨绵延不绝,湘南的山路泥泞难行。
石达开的太平军自长庆桥惨败后,被迫绕道北上,试图从五里牌一带突破湘军防线,直取宝庆府。
周征站在五里牌东侧的山脊上,雨水顺着斗笠滑落,浸湿了他的战袍。
他举起单筒望远镜,凝视着远处蜿蜒的山道,那是太平军唯一的行军路线。
"大人,探马来报,石达开前锋已至十里外,预计明日午时抵达五里牌。",副将王德彪低声汇报。
周征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很好,让他们来。"
五里牌,顾名思义,是一条长约五里的狭窄山道,两侧皆是陡峭山崖,中间仅容三马并行。此地形如口袋,一旦进入,便难以脱身。
"传令下去,按计划设伏。",周征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此战,我要让石达开再折五千精锐!"
周征的伏击计划极为精密,结合了现代军事思维中的"口袋战术"和"火力覆盖"理念。他将三千精锐分成三部分:
1. 火炮营——隐蔽于山崖两侧制高点,配备改良线膛炮,射程远超太平军的土炮。
2. 火枪队——埋伏于山道两侧密林,采用三段击战术,确保火力不间断。
3. 骑兵队——藏于山道出口,待太平军溃退时截杀残兵。
"记住,伏击战的核心是"出其不意,一击必杀"。"
周征对军官们强调,"待太平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先以火炮覆盖,再以火枪压制,最后骑兵冲锋收割。"
夜幕降临,湘军士兵悄然进入预设阵地。火炮被伪装成山石,火枪手藏身灌木,整个五里牌静得可怕,仿佛一头蛰伏的猛兽,只待猎物入瓮。
翌日正午,太平军前锋缓缓进入五里牌。
石达开骑在战马上,神色凝重。
长庆桥的惨败让他谨慎许多,他派出斥候先行探路,但周征的伏兵藏得太深,太平军斥候竟未发现任何异常。
"将军,前方道路狭窄,恐有埋伏。",副将提醒道。
石达开冷笑:"湘军刚在长庆桥与我军大战,哪还有余力在此设伏?传令全军,加速通过!"
太平军主力开始涌入五里牌,队伍绵延数里,宛如一条长蛇在山谷中蠕动。
周征站在制高点,静静注视着太平军的动向,当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完全进入伏击圈时,他猛地挥下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