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53章 长庆桥阻击战

第53章 长庆桥阻击战

咸丰十年的春天,湖南的雨季来得格外早。

连绵的细雨将官道泡成了泥沼,却浇不灭周征胸中燃烧的战意。

他站在长庆桥东侧的高地上,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打湿了他手中的单筒望远镜。

"大人,探子回报,石达开的前锋距此不足二十里了。"副将王德彪踏着泥水匆匆赶来,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惊动了什么。

周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望远镜转向西南方向。长庆桥横跨在湍急的溪流上,是通往宝庆府的必经之路。

桥面不宽,仅容三马并行,两侧是陡峭的山崖,溪水因连日雨水暴涨,原本可以涉水而过的浅滩现在成了急流。

"德彪,你看这地形。",周征放下望远镜,指向桥西侧的密林,"太平军若想过桥,必先派斥候探路。我们的伏兵就藏在那里。"

王德彪顺着指向望去,只见雨雾中的树林静悄悄的,看不出半点异样。",大人神机妙算,只是...我们只有三千人,石达开号称十万大军..."

周征嘴角微微上扬,作为穿越到这个时代的现代历史博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何将现代战争思维应用于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年代。

"十万?能战者不过两万。况且..."他拍了拍身旁被油布遮盖的物件,",我们有这个。"

掀开油布,露出六门黝黑的火炮。这不是清军常见的土炮,而是周征凭借现代知识,秘密改良的线膛炮,射程和精度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火炮。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周征的声音沉稳有力,"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全歼敌军,而是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王德彪领命而去,周征再次举起望远镜,思绪回到一个月前的熊罴岭之战。

那是他穿越到这个时空后指挥的第一场大战。当时石达开正率军北上,他利用现代炮兵战术,在岭上布置交叉火力,打得太平军措手不及。

那一战,石达开损失了近数千精锐,被迫改变行军路线。

而现在,长庆桥将成为第二个熊罴岭。

雨势渐大,周征回到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墙上挂着他亲手绘制的地形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火力点和伏兵位置。

参谋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报告大人,第一炮兵队已就位,伪装完好。",一名年轻军官敬礼报告。

"第二炮兵队呢?"

"也已就位,按大人吩咐,每门炮备弹一百发,引信全部检查完毕。"

周征点点头,他的炮兵战术源自现代战争理念,集中火力,精准打击,快速转移。

每门炮都配有测距员和观察手,这在当时的清军中闻所未闻。

"传令各连,敌前锋抵达桥西五百步时,听我号令齐射。",周征顿了顿,"记住,只打三轮,然后立即转移至预备阵地。"

副将们迅速记下命令。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在当时极为超前,却能有效避免敌方反击。

天色渐暗,雨中的长庆桥显得格外寂静。周征披上蓑衣,亲自前往前沿阵地检查。

士兵们躲在临时搭建的掩体后,脸上既有紧张也有期待,他们大多是周征亲手训练的新兵,对这位能"预知敌情"的将领充满敬畏。

"兄弟们,"周征站在雨中,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今夜过后,石达开会记住长庆桥,记住你们每一个人。但我要的不是你们的勇猛,而是严格执行命令。活下来,才能杀更多敌人。"

士兵们默默点头。周征的练兵之法与众不同,不重个人武艺,而强调纪律与配合。

他甚至引入了现代军队的班排编制,使这支三千人的部队指挥效率远超清军常规编制。

回到指挥所,周征刚脱下湿透的蓑衣,王德彪就急匆匆闯了进来:"大人!斥候报告,太平军前锋距此已不足五里!"

周征眼中精光一闪:"传令各部,进入战斗位置,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火。"

夜幕完全降临,雨势稍缓。

周征站在指挥所外,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太平军果然选择夜间行军,试图避开可能的埋伏。

"大人,前锋已至桥头!"观察哨传来急报。

周征举起望远镜。月光下,约两百名太平军骑兵正小心翼翼地接近长庆桥。

他们显然受过熊罴岭的教训,行进间不断向两侧山林张望。

"放他们过桥。"周征低声命令",等主力部队开始渡桥再动手。"

太平军骑兵顺利通过长庆桥,开始在桥东侧建立警戒线,约半个时辰后,大队步兵出现在桥西。

火把连成一条长龙,在雨夜中格外显眼。

"至少五千人。",王德彪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汉节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女帝爱上胖流氓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一来开无敌挂乱世帝匪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