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冬夜像口倒扣的黑铁锅,子时三刻的梆子声里裹着细雪。大明宫玄武门的铜钉上结着薄冰,韦妃的金镶玉步摇磕在门上,碎成两半。她怀里的襁褓在风雪中轻轻晃动,金线绣的"长命百岁"字样被泥浆糊得模糊,罗裙下摆还沾着玄武门守军的血——她是杀开一条血路闯进来的。
"李琰!你给我出来!"她的嗓子已喊得沙哑,发髻松散地垂在肩头,露出耳后那枚与永王李璘同款的绿松石耳坠,"永王才是你亲骨肉!你当年在马嵬坡...换了孩子!"
上官婉儿握着宫灯的手猛地一抖,烛火在风雪中明灭不定。她看清襁褓边缘露出的锦缎——正是去年端午她陪韦妃缝制的"五毒肚兜",可此刻婴儿领口露出的皮肤...竟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娘娘慎言!"她疾走两步,宫灯照出婴孩胸口那片梅花状胎记,"这印记是..."
"是毒疮!"韦妃突然夺过 侍卫的横刀,刀刃抵住婴儿咽喉,寒光映得她眼底血丝分明,"当年你帮梅妃换婴,以为没人知道?今日不立永王为太子,我就让这孽种血溅宫门!"
城楼阴影里传来机括轻响。萧绾绾的红绫如灵蛇出洞,缠住韦妃手腕的瞬间,阿史那云的狼牙链已卷住她脚踝。韦妃踉跄倒地,襁褓滚出三尺外,露出里面塞满的西域毒蝎——每只蝎子尾刺都涂着孔雀胆,正是吐蕃赞普贡礼中的剧毒之物。
"好狠的计。"萧绾绾用软剑挑开布偶,剑锋在雪地上划出火星,"拿死婴做饵,想引陛下出殿。说,谁教你的?"
韦妃忽然发出尖利的笑声,伸手扯掉脸上的人皮面具——底下竟是张满是刀疤的男人脸,左眼角刺着范阳军的狼头图腾。阿史那云的狼牙链瞬间绞住他咽喉,却听他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五姓七望...永王登基..."话音未落,七窍已渗出黑血。
与此同时,敦煌三危山的峭壁上,郭子仪的白马"踏雪"踏着冰棱前行。段秀实咬开胡饼,饼面冻得硬如石板,磕得他后槽牙生疼。他望着远处莫高窟的黑影,借着火折子的光,在沙地上画出洞窟分布图:"吐蕃人把粮草屯在中窟,左右两窟驻兵,中间通道狭窄,像不像个"品"字?"
郭子仪蹲下身,用陌刀杆敲了敲沙地上的通风口标记:"王老五,你带盐工从山顶通风口灌火油。张老三,你带弟兄们埋伏在左翼,等火起时截断他们退路。"老将军忽然伸手摸了摸岩壁上的壁画,指尖蹭过《张议潮统军图》的旗号——红底黑狼,与斥候报的朔方叛军旗号分毫不差。
"大帅,这壁画..."段秀实皱眉。
"先不管这个。"郭子仪扯下腰间酒囊扔给段秀实,"等打完这仗,再查是谁在背后捣鬼。记住,咱们陇右军的刀,只砍外敌!"
丑时初刻,王老五的火油袋准时刺破。黄褐色的油汁顺着岩缝渗入洞窟,在粮草堆上积成油洼。张老三的火折子亮起时,忽然瞥见壁画上的"张议潮"眼神似乎在动——仔细一看,竟是壁画表层剥落,露出底下新绘的狼头徽记。
"点火!"郭子仪的令旗劈落。三百支火箭带着尖啸划破夜空,坠入中窟的瞬间,整座山腹发出闷雷般的轰鸣。火油遇火腾起丈高烈焰,浓烟裹着火星顺着《飞天》壁画的飘带窜向洞顶,将壁画上的狼头映得狰狞如活物。洞窟内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吐蕃士兵抱着燃烧的躯体冲出,却被段秀实的陌刀队砍成两段。
"看!"王老五指着逃向左翼的吐蕃溃兵,却见张老三的伏兵突然射出弩箭,箭杆上绑着的不是普通箭矢,竟是裹着牛油的火把。火借风势,瞬间在戈壁上燃起隔离带,将吐蕃残军困在中央。郭子仪望着冲天火光,忽然想起上章收到的密报——五姓七望曾向吐蕃出售硝石。此刻烈焰中隐约飘来的刺鼻气味,竟与当年安史之乱时的火攻药味极为相似。
扬州运河的腐臭味在黎明前达到顶峰。陈玄礼戴着浸过醋的面巾,蹲在码头上看王老五用竹杆挑开浮尸。死者右手虎口有老茧,指甲缝里嵌着朱砂——正是去年工部报失踪的主事李修。
"他负责督造洛阳宫室。"陈玄礼用刀尖拨开死者衣领,露出锁骨下方的梅花烙痕,"这是五姓七望私兵的标记。"
"报!"传令兵跌跌撞撞跑来,麻衣上渗着暗红血迹,"淮南道十五州爆发瘟疫!百姓口鼻溃烂而死,医者说是...说是中了蛊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