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女声这才转怒为喜,鼓励道:“家父能有杨太医您这样的好友,想必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您放心,只要朱雄英一死,本宫就有把握扶持允炆登上皇太孙之位,之后……便是继承大统也是早晚的事儿。”
“到时候,一定让您掌控太医院!”
“即便您想位极人臣,也不是不可能。”
甘之如饴的吃下女声大饼,杨太医恨恨道:“老臣家中五代行医,家传何其深厚。”
“这天下还是胡元的时候,就已经牢牢掌控着前朝太医院。”
“老夫更是官至官医提举司提举,却因为给蒙古人效力过,如今只能当个没有品级的医生,甚至连开方子的权利都没有!”
据《明史·职官志》所载,太医院的设院使一人,正五品;
院判二人,正六品;御医四人,正八品,后增至十八人,隆庆五年定设十人;吏目一人,从九品。
御医以上,皆为医官。
除此之外太医院还有无品级的医士和医生。
医士分为食粮医士、冠带医士、支杂职俸医士和支品级俸医士四个等级;
医生则是无品级的太医院医官、医士的助手,他们不能独立看病,也没有处方权,只能充当医士或医官的助手,并负责太医院的杂役。
总的来说,明代太医院中医官的地位最高,医士次之,医生最次。
大明初立之时,正是百废待兴,各方面都急需人才的时候,所以有不少胡元官员,都被明廷吸纳。
只是这些人一般都做不大,甚至招惹朝野忌惮和非议。
而杨太医也正因为世代为元朝效力,进入太医院后便被整个太医院排挤,更是只能当个没有品级的医生,连称“太医”都算得上是一种奉承。
而胡元的官医提举司提举虽然也只是六品,却比大明御医的正八品还要高。
而且官医提举司乃是地方医疗监管部门,其中油水之丰厚不言自明,跟现在的“医生”比起来,不论收入还是地位都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久而久之,这种天差地别的待遇,就让杨太医心生不满起来。
可他只是个太医,职业路线已经定死了,即便是再怎么不满又能如何。
在听完杨太医的抱怨之后,清丽女声安慰道:“杨太医尽管放心,只要我儿登上皇长孙之位,你立刻就能够成为东宫的御用太医!”
杨太医得到女声的承诺,心花怒放道:“吕本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娘娘您一介女流能有如此才智……”
本来还想说心有够狠,但是想了想还是改口道:“何愁大事不成呢?”
“这一切还是要拜托在杨太医您身上。”
女声轻笑一声,道:“朱雄英那边就拜托您了。”
杨太医点点头,道:“娘娘放心,老臣不宜出来太久,免得另外两个同僚怀疑,先告辞了。”
“一切小心行事。”
杨太医离开许久之后,假山后才转出一道窈窕倩影。
正是侧妃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