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我也是太祖钦定的太子妃!”
“可你却只是宠信常氏,把我们娘俩当做可有可无的存在,既然如此,也别怪我心狠!”
吕氏默默恨声,凝视这朱雄英寝宫方向许久,这才转身离去。
原来这吕氏的父亲吕本,乃是元末明初有名的入学大家,曾在元廷做官,根据《明实录》记载为曾官至元廷元帅府都事。
后来朱元璋起事,吕本便前来归附。
曾经任过明廷的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颇得朱元璋器重。
也是因为得到朱元璋器重,吕氏才能被钦点为朱标的侧妃。
只是因为曾今效力胡元的背景,时常被文武百官弹劾,虽然并没有什么吕本违法犯罪的真凭实据,但朱元璋也不得不向朝野舆论妥协,将其从六部尚书的位置撸了下来。
直到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去年年底在太常寺卿的位置上病终。
也正是从吕本上升无望,甚至提前病终且母子二人一直得不到朱标的宠爱,吕氏这才决定铤而走险。
为他的父亲,也为自己拿回“应得”的一切。
但要拿回吕氏想要的一切,却有一块绊脚石不得不踢开。
那就是——王安。
谁知道这个程咬金是从那里杀出来的,但已经毋庸置疑的成为了吕氏上位的障碍。
如果不是王安,也许十多天前吕氏便已经达到目的。
“王安……”吕氏呢喃一声,猛的转身离去。
………………
王安猛的打了个喷嚏,略微驱散了袭扰的困意。
一边揉着鼻子,目光忽然凝聚在寝宫大门。
只见一道老迈的身影缓缓跨入门槛,只是与王安四目相对的时候,老者明显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道善意的微笑。
王安也报之微笑,随即便低下头一副困倦的样子。
老者见王安不再看他,便慢吞吞的走到了两个太医院的同僚身边。
立刻有小太监给他搬来一把椅子,挨着两个太医坐了下来。
一名中年太医有些不屑的问道:“杨太医,林院使开的房子抓来了么?”
杨太医虽然年纪比他大了二十来岁,却表现的十分恭敬。
“回张医官,取来了。”
“哦,天快亮了还不赶紧煎煮出来?”张医官不满道,甚至语气里都明显带上了责难。
然而杨太医却是丝毫不敢表露出半点不满,屁股还没坐热便立刻站起身道:“是,属下这就去煎药。”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太医忽然开口,道:“老杨,你跑了半夜也累了吧?”
“现在时间还早,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这位太医看年纪跟杨太医差不多,说话的同时还有些嗔怪的看了张医官一眼,道:“老杨年纪大了,煎药这种事交给宫人便是。”
张医官却是撇撇嘴,不满道:“我这不也是给他机会立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