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云梦江湖行 > 第60章策划许婚

第60章策划许婚

第60章策划许婚

唐延虎想从朱文琅的招式内功劲力中找到点由头,但两人斗了这么久,只是觉得这个对手的内功虽然还没到极高的境地,却是雄浑非常,延绵密致,圆转如意,有点道家先天内功的味道,但又不同于当世任何一家道家门派的内功,倒似比武当峨嵋昆仑崆峒等等任何一个道家门派的内功都要精微纯正得多。一股劲力柔和圆转,但又无可抵挡,不露丝毫霸气,便如在一潭流动的湖水中,没有劲力刚猛的激浪,自己却是不由自主地随着那缓缓流动的水流上下翻腾,无可抵御。

唐延虎真切地感觉到一种无从着力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极不适应,总觉得场中局势难以在自己的把控之内。眼下这朱文琅的内功显然还未够精纯的火候,但唐延虎却强烈地感觉到,如果朱文琅的这种内劲再强上几分,那时自己便会像是一个乱蹦乱跳的婴儿,被一双温柔的大手拨弄来拨弄去,既不会造成任何的伤害,却也无法和那双大手抗衡,所有的挣扎反抗都成了徒劳,只有乖乖地被拨弄的份了。

唐延虎越打越心惊,两人交手已近百招,这朱文琅究竟是何门派不但没有探出来,反而数次都被他的似是而非的怪招弄得个手忙脚乱,别说沈园雪曾交待过绝不可伤害朱文琅,此时都得竭尽全力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朱文琅所伤。

朱文琅可没有唐延虎这么多心思,他练功夫自来便是这样,学招数学了个似是而非,当年和侍卫们学的时候也没当真,真要哪一招的动作差个一寸半分的,也没人说他,大家都只是闹着玩而已。故而朱文琅虽说学了这么多招数,倒没有多少是正儿八经学的,用的时候也是东一招西一招,自己都懒得去想是哪门哪派的武功,只是顺其自然地使出来,再加上周天养生篇的先天道家内功,所有这些招数似乎都已浑然成为一体了。

一时间,两人额头间都已微微见汗。

堪堪斗到百招,朱文琅突地变招,身势一沉,半蹲于台上,双手环于胸前,运起周天养生篇内功,掌心向外,平平推出,这招几乎不是当世任何一家门派的武功,一股极大的力量沛然而至,倒有点象传说中北宋年间武林前辈高人欧阳锋称雄江湖的“蛤蟆功”。

数百年前,“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为江湖中五大绝顶高手,而这蛤蟆功便是“西毒”欧阳锋的看家本领,与丐帮“北丐”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大理“南帝”段智兴的“一阳指”,桃花岛“东邪”黄药师的“落英神剑掌”、“弹指神通”,全真教掌教“中神通”王重阳的“先天无极功”等,并列为绝世武功。

然而,“西毒”欧阳锋和“北丐”洪七公同时逝于华山绝顶之巅,因大理国被灭,“南帝”段智兴的渔樵耕读四大侍卫后人也渐趋式微,“一阳指”逐渐失传。“先天无极功”自“中神通”王重阳和“老顽童”周伯通死后,全真七子的后人也再无出色弟子,再无人会得这门武功。至于“东邪”黄药师,他弟子已然死尽死绝,本人则据说后来去了西域,要去世上最高峰的峰顶看看,后来江湖中再无音讯,一身绝技亦均失传。只有北丐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因丐帮代代相传依旧流传下来,但其中也是颇多波折,当年大侠郭靖在襄阳城独抗蒙古大军,后于城破之时战场捐驱,连同丐帮的三代帮主,黄蓉、鲁有脚、耶律齐,皆一同死于疆场,结果这两门绝世差点失传,若非当年的倚天剑和屠龙刀中藏得一份“降龙十八掌”的秘笈,当年“神雕侠”的后人又将“打狗棒法”秘笈重录归还,这两门绝艺恐怕也难免失传。五大绝世高手的武功大多都只余下一些传说。

此时看到朱文琅使出此招,唐延虎大吃一惊:“他居然会使蛤蟆功”?也不及去想朱文琅如何可能会使出这种失传百年的绝世武功,但觉一股大力涌来,忌惮之下,不敢硬接,连忙急速后跃,朱文琅也乘机收招站定,笑道:“唐老前辈武功高绝,晚辈实已快支持不住,不如改用兵器如何?”

其实朱文琅哪会什么早已失传的“蛤蟆功”?这一招乃是他意欲结束拳脚相斗,临机随手发出一招,将体内的雄厚真力向外逼出,唐延虎如若不想和朱文琅硬拼内功,就只能如此这般地向后跃出,二人正好分开。

唐延虎此刻自然已明白上了当。传说中的“蛤蟆功”威力绝大,力如潮涌,一招使出,方园一丈之内皆被雄浑的内力笼罩,且力道一浪高过一浪,避无可避,哪会如他这般轻松避开?这朱文琅使的自然并非什么“蛤蟆功”,方才只不过自己被他的招式样子吓着了,以为他使出的是“蛤蟆功”罢了。

只不过他心中也十分明白,眼前这朱文琅根本就不是什么支撑不住,完全是绰绰有余,只不过不想再这么打下去而已,看他一边说已一边提起旁边的雷霆剑,便也笑道:“朱少侠果然好功夫,老朽年纪已老,再打下去自然比不了你年少气壮,朱少侠还是比我胜算多些。少侠既然想比剑,老朽自当奉陪。”说罢一招手,台下弟子已将随身长剑抛了上来。

方才朱文琅一招将唐延虎逼退,百招之内唐延虎都无法探出朱文琅的底细,自忖恐怕再打上百招也试不出来,此时用剑也许可以探出些蛛丝马迹,看看这朱文琅究竟是何门何派的弟子,其实这朱文琅内功是看《周天养生篇》自己练出来的,招数是从侍卫那儿学的,上官雷张定边上官望都教了一些,还有一些则是自己悟出来的,确实从来没有正式拜过师,谈不上哪门哪派,可这沈园雪如何得知如此内情?朱文琅与她聊天时也只是提起一些宫中趣事啊,于他的武功来历没怎么提,只提过一句说是跟宫中侍卫学了些武功招数。

沈园雪只道这朱文琅是哪一门派新出的高手弟子,居然和朝廷有这么深的关系,以后要与他打交道,不弄清楚他的师门来历实在是让人有些放心不下,这才让唐延虎百般想法试探朱文琅的师承,却是越试越糊涂。

这唐延虎所佩的“长虹剑”也算是柄神兵利器,极少轻用,和“雷霆剑”倒是不相上下,朱文琅立剑于胸,剑尖朝上,首先摆了个泰山派的“万岳朝宗”的剑招,这通常是晚辈向长辈请教剑招时的起手势,以示尊敬。

唐延虎心中暗暗一点头,横剑一挥,“横跨千山”,往朱文琅剑上扫去。突地,朱文琅剑尖向下一倒,随着唐延虎的剑势斜向一边,顺势在下边划了个小半圈,手腕一沉,已是剑尖微微斜向上地点向唐延虎左肩肩头。唐延虎从未见过此招,微微一惊,侧身让过,右手一抖,挽出三朵剑花,直冲朱文琅面门而来,正是唐门的“玉梅剑法”中的“梅林三现”。台下唐门弟子看得真切,爆出一片叫好声。

哪知朱文琅右手剑居然毫不迟滞地依然前点,左手却拿着雷霆剑的剑鞘微微一晃,连点三下,正中三朵剑花中心,已是破解了唐延虎这招“梅林三现”,右手雷霆剑已堪堪点中唐延虎右肩,微微一触,马上收回。

唐延虎一呆,身形微一迟滞,挥剑又上,这次使的却是唐门的“疯魔十八剑”。

这“疯魔十八剑”乃是唐门的独门剑法,与“巫山剑法”,“飘雪十八剑”同为唐门三大剑法。其中“飘雪十八剑”乃沈园雪行走江湖时所创,适合于女子习练,唐门中并无别人会得,唐玥也因功力不够而暂时未能得授。“巫山剑法”以唐延雄造诣最高,而这“疯魔十八剑”则是唐延虎最为精擅,共分十八招,每招都有三十六个变化,使动起来身斜步乱,状若疯魔,横劈竖点,声势极是惊人。

此时看到唐延虎居然使出这套剑法,台下的唐门弟子自然心潮澎湃,大声叫好。

但沈园雪和唐延雄心中却是惊诧莫名。

上官灵乃是上官世家的杰出弟子,本来想着这朱文琅的武功就算是不弱于上官灵,至多也在伯仲之间,让唐延虎出马对阵,一来辈份高于朱文琅,以示尊贵,二来也可由唐延虎称量朱文琅的武功来历。照他们原来想来,唐延虎只需三四十招便可试出朱文琅的师门来历,百招过后该可胜他。但此时光拳脚便已百招过去,不但唐延虎仍然未能得知朱文琅的师承,他们自己也没能从朱文琅那些杂七杂八的招式中看出些什么名堂。

到得比剑这一场,本来想唐延虎可以更容易分辨出朱文琅的来历一些,但却没想到唐延虎会使出“疯魔十八剑”出来,更料不到的是居然第三招不到,就已逼得唐延虎使出这一唐门绝学。如此说来,即算是这“疯魔十八剑”能击败朱文琅,至少也说明这朱文琅的武功境界已是和唐延虎相差无几,才可能在几招之间便逼得唐延虎使出这看家本领。

这朱文琅究竟是何来历?若说是哪个门派的少年高手,哪个门派能调教出这等出色弟子?才二十来岁,一出山便已近一流高手境界?若说是朝廷培养的,那更不可思议了,真正的高手基本上没听说在朝廷中做官的,那上官雷已是极为特殊的例外,江湖中也都知道这上官雷当了皇宫中的侍卫总统领,却仅是上官世家不得已而奉皇命,从来不参与朝廷中的任何事务,安分守己,朝廷中又有何名师能培养出来这等高手弟子?看这武功已是不输于上官雷了,何况还如此年轻。

台下各人心思不同,台上却是丝毫不停。唐延虎接连使出“疯魔十八剑”中的“拖泥带水”“解履倒悬”“盘步登山”,朱文琅一会是华山派的“狂风快剑”,一会是崆峒派的“清风剑法”和“青灵剑法”,有时甚至以剑作刀,使出八卦门的“八卦刀”来,依旧是一番乱七八糟的杂碎剑招,却偏偏各招连接得天衣无缝。

只见台上两人身形并不迅速,两个人影你来我往,奇怪的却是不像方才上官灵和唐剑比剑时的那么热闹,十余招过去居然没有听见一丝声响,双剑从未相交相碰,可见二人都是变招极快,每每不待剑招使老便早已变换下招。那唐延虎使出“疯魔剑法”这般霸道威猛的剑法居然也能举重若轻及时变换,已是到了极高的境界。

才一小会功夫,疯魔剑法已使了近十五六招,朱文琅也是东拼西凑的使出了十余家门派的剑法。朱文琅使的这些剑法有高有低,有精妙的也有普通的,甚至还有几招江湖中最常见最普通不过的“南山剑法”。这“南山剑法”就好像少林派的“罗汉拳”一般,乃是学剑之人的入门剑法,凡学剑之人,所学的第一套剑法必然都是“南山剑法”,但偏偏就是这种任何一个学剑之人都会的最平常不过的“南山剑法”,在朱文琅手中使出来却居然也能和唐延虎的“疯魔十八剑”打了个平手,竟已是到了大巧若拙,大巧不工之境界!

再过得十余招,台上沈园雪已开口叫道:“延虎,朱公子,便到此为止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关于我转生成鬼人这档事峻勋英雄从创法开始改造残酷的巫师位面领主:人在异界当男爵转生骑士的我被兽人强迫带着猴哥游异界我的无敌吸血之路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三尺脊梁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