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个人从马上跳下来,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只见这员大将,生得身躯瘦健,浑身透着一股精干之气,那筋骨更是轩昂不凡,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此人可不是无名之辈,早在破黄巾起义之时,便立下赫赫大功,因此被封为镇威中郎将。他乃是江夏平春人氏,姓李名通,字文达。
李通见到曹操,赶忙上前躬身行礼。曹操见有人来,目光如炬地看向李通,问道:“你来自哪里,所来何事?”李通赶忙恭敬地说道:“末将李通见过丞相,近来一直镇守汝南,近日听闻丞相大破张绣、刘表,心中实在钦佩不已,特来迎接丞相大驾。”
曹操听闻此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番亲切的赏劳之后,大手一挥,给李通升了官职,让他做裨将,还封了建功侯,而后说道:“你继续守护汝南西界,切不可懈怠,定要防备好刘表和张绣。”李通连忙谢过曹操,领命之后,转身大步离去。
曹操领军回到许都,那荀彧早早便出城相迎。曹操进宫面见天子,在天子面前,曹操滔滔不绝地大夸孙策的功劳。天子听了,心中也对孙策的功绩颇为认可,当下便封孙策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还即刻派使者带着诏书,快马加鞭地前往江东,命令孙策出兵攻打刘表。
曹操回到府邸,众官员听闻消息,纷纷聚集过来。荀彧心中好奇,趁此机会便开口问道:“丞相到了安众之时,为何就如此笃定一定能取胜呢?”曹操微微一笑,眼中透着自信与智慧,缓缓说道:“我军当时退无可退,已然陷入绝境,必定会拼死一战。而我以宽容和周密的谋划来应对,这可是孙子兵法里的玄妙之处啊,所以我自然就知道此战能胜啦。”荀彧听了,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
正说着,郭嘉慢悠悠地走了进来。曹操见了,略带调侃地说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呀?”郭嘉赶忙躬身行礼,回答道:“刚刚袁绍派人送来书信,说是要出兵攻打公孙瓒,想跟丞相借些粮草和兵马。”
曹操一听,冷笑一声,哼道:“我早就听说袁绍一直图谋许都,如今见我回来了,又转而想打公孙瓒的主意,还敢来找我借粮借兵。”曹操接过书信,仔细看完,只见信中言辞极为骄傲无礼,便让使者先去馆驿休息。随后,曹操转头看向郭嘉,神色凝重地问道:“袁绍如此骄傲张狂,我想讨伐他,只可惜目前力量还不够,这可如何是好?”
郭嘉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刘邦和项羽的事,您自然是知道的。汉高祖刘邦靠的就是过人的智慧才取胜,项羽虽然强大无比,最终还是被刘邦擒住,靠的就是智慧。依我看呢,袁绍有十败,而您有十胜。
袁绍虽说兵多,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大用。袁绍讲究那些繁琐无用的礼仪,而您行事自然洒脱,这是在‘道’上胜出,此其一也。
袁绍倒行逆施,违背民心,而您奉天子之命,顺应天下大势,这是在‘义’上胜出,此其二也。
汉末政治一向宽松,袁绍还用宽松的方式来治理,所以根本管不住手下众人。而您以严厉来纠正,让上下都知道规矩所在,这是在‘治’上胜出,此其三也。
袁绍表面上宽容大度,可内心却猜忌多疑,用人之时还总是怀疑人家,任用的大多是自家亲戚子弟。而您外表平易亲和,内心机智英明,用人不疑,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论远近亲疏,一概任用,这是在‘度量’上胜出,此其四也。
袁绍计谋虽多,可决断起来却十分迟缓,常常错过绝佳时机。而您一旦有了计策,当机立断就施行,应变无穷,这是在‘谋略’上胜出,此其五也。
袁绍凭借家族几代积累的资望,整日高谈阔论,讲究那些虚头巴脑的礼仪,以此来获取名誉,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人大多归附他。而您以诚心待人,真诚行事,不图虚名,以节俭为下属做出表率,对有功之人绝不吝啬赏赐,所以那些忠诚正直、有远见又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愿意为您效力,这是在‘品德’上胜出,此其六也。
袁绍看到有人饥寒交迫,怜悯之情只表现在脸上,可他没看到的地方,就可能完全考虑不到,这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而您对于眼前的小事,有时可能会忽略,但对于大事,与天下相接,给予的恩情都超过众人的期望,即使是没看到的地方,考虑也周到细致,没有办不成的,这是在‘仁爱’上胜出,此其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