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日,曹操身处险境,多亏典韦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在前头拼死挡住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曹操瞅准这难得的间隙,赶忙飞身跨上他那匹神骏非凡的大宛马。这马名叫“绝影”,据说一天能飞奔一千里地,简直如同神话中的神马一般。曹操刚骑稳,后寨门处只有曹安民徒步匆匆跟着。
他们一行人还没跑到淯水河边,变故陡生。只见敌方乱箭齐发,如同密集的雨点。曹操躲避不及,右臂“嗖”地一下就中了一箭,疼得他浑身一激灵。而他胯下的“绝影”同样没能幸免,接连中了三箭。即便如此,“绝影”依然顽强地驮着曹操奋力奔跑。
后面的贼兵紧追不舍,可怜曹安民终究是被追上,瞬间被如狼似虎的贼兵砍成了肉泥。曹操心急如焚,拼命地催促着“绝影”,那情形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也注入马身。“绝影”好似通人性一般,不顾伤痛,鼓足最后的力气冲过了河。
后人有感于此,还专门写诗描述这场惊险战事:“孟德奸雄世莫同,南阳张绣逞英雄。喊声大震三更后,烈焰争飞满寨红。荀彧逃亡随野渡,曹操‘绝影’恨飘蓬。骏骑激水奔波过,堤畔仍存旧马踪。”直至今日,舞阴淯水河边,仿佛还能看见曹操“绝影”马那深深的脚印,似乎在诉说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逃亡。
然而,曹操好不容易催马刚上岸,命运似乎还不想放过他。又一支冷箭“咻”地射来,不偏不倚射中了“绝影”的马眼。“绝影”悲嘶一声,轰然倒下,就此死去。曹操陷入绝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的长子曹昂快马加鞭赶来救他。曹操在曹昂的帮助下,这才侥幸捡回一条命。可曹昂却没那么幸运,被敌方乱箭射中,最后人马都倒在了淯水之中,生生将淯水都填满了。
曹操好不容易逃脱这场生死大劫,在路上碰到了其他将领。大家一见到曹操,纷纷说道:“这次能逃出来,多亏了典韦拼死救命啊!”
而另一边,张绣可没打算轻易放过曹操,又派兵继续追击。曹操的部将夏侯惇带领的青州兵,竟趁着这混乱的当口,偷偷下乡抢劫老百姓。平虏校尉于禁一看,这哪成啊!这不是败坏军队名声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军队,对青州兵毫不留情地杀了不少,还安抚了受惊的老百姓。
青州兵吃了大亏,灰溜溜地跑回去见到曹操,一个个哭哭啼啼地跪在地上,添油加醋地说:“丞相啊,于禁造反啦,他把咱们的人都给杀了呀!”曹操一听,犹如五雷轰顶,大吃一惊。这时候,曹操的本部军队都陆续赶到了,夏侯惇、许褚、李典、乐进等人也都来了。曹操认定于禁造反,当即下令让大家整顿兵马,准备去迎战于禁。
于禁远远看到曹操他们都来了,却不慌不忙,指挥军队停住,有条不紊地挖壕沟安营扎寨。手下人都急了,忍不住问他:“将军啊,青州兵在丞相面前说您造反,现在丞相都亲自来了,您咋不先去跟丞相解释清楚这误会呢?反而还先安营寨,要是丞相真信了他们的话,对将军您可大大不利啊!”
于禁神情严肃,认真地说道:“现在贼兵就在后面,随时都有可能追上来。要是不先做好准备,拿什么去抵挡敌人?解释这事虽然重要,但比起退兵御敌,那就是小事一桩了。咱们得分清轻重缓急啊!”
刚把营寨安好,张绣的军队就如同恶狼一般分两路气势汹汹地杀过来了。于禁二话不说,一马当先,带头冲出营寨,如猛虎下山般直扑向张绣的军队。张绣一看这架势,心里暗叫不好,赶紧下令退兵。左右其他将领见于禁如此勇猛,士气大振,也都带着兵呐喊着冲上去攻击张绣。张绣的军队被打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被追杀了一百多里地。张绣实在没办法,只好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跑去投奔刘表了。
曹操见此情形,也不再追赶,下令把军队集合起来,收拾残局。于禁这才进来拜见曹操,一五一十地把青州兵抢劫老百姓,失去民心的事儿详细说了一遍,还义正言辞地说自己杀他们是为了整顿军纪,绝不是造反。曹操听了,皱着眉头问:“你不先跟我说明情况,就自己安营扎寨,这到底是为啥?”
于禁又把之前说的理由,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曹操听完,脸上的疑虑顿时消散,转而露出赞赏的神色,夸赞道:“淯水这一仗,我真是狼狈到了极点啊。将军在这么混乱危急的情况下,还能沉着冷静地整顿军队,讨伐暴行,坚守营寨,这份气节,就算是古代的名将,恐怕也比不上啊!”说完,曹操当即赏赐给于禁一副金器,还封他为益寿亭侯。同时,也毫不留情地责备了夏侯惇治军不严的过错。随后,曹操下令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