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大人,能商量一件事情吗?”
徐禁欢试探性地问道,他本想向岳飞借些人马,但岳飞却表示只能为他鼓舞士气。
随后,岳飞以他那高亢激昂的语调为全军鼓舞士气,声音响彻云霄: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徐禁欢听后心中暗自感叹:“此前都是我来鼓舞士气,现在却成了被鼓舞士气的对象了!”
无奈之下,徐禁欢只能在文官中挑选助手。
经过一番挑选,他最终召唤出了武力同为78的司马懿、郭淮以及武力72的诸葛诞相助。
司马懿智力超群,徐禁欢便向他请教如何能够进入迷阵并完成任务。
司马懿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很快就有了思路。
他取来一个普通的葫芦,装入布袋后让郭淮挂在身上显眼的位置。
然后,其他三人一字排开,跟随郭淮,举起木盾护住要害,缓缓靠近迷雾。
徐禁欢一行四人还未接触迷雾,就见迷雾中不断飞出狼牙箭。
幸亏有盾牌保护,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过了箭雨,很快就进入了迷雾的区域。
迷雾中突然杀出一队伏兵,举着狼牙棒冲杀过来。
带头的队长看见郭淮布袋中装有葫芦的物件,立刻指了一下他,所有人都将他当做了主要攻击目标。
司马懿露出得意的微笑,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郭淮依计行事,不敢恋战,调头就跑,脱离了队伍消失在迷雾中。
这一队伏兵撇下徐禁欢、司马懿、诸葛诞,连忙追杀郭淮而去。
“好!就现在!”司马懿见时机成熟,立刻让徐禁欢打开葫芦的盖子。
葫芦的盖子一打开,立刻发出强大的吸力,迅速吸收着周围的迷雾。
不一会儿,众人眼前就变得通透起来,迷雾逐渐散去。
徐禁欢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但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发现他们已经深陷金兵的金龙绞尾阵中。
他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司马懿的计谋。
司马懿瞬间看明白了金龙绞尾阵的构造,其实是两支一字长蛇阵组合而成。
一队顺时针运动,一队逆时针运动,金龙绞尾阵中央设有高台,由完颜宗弼和哈密蚩坐镇指挥。
这样的布阵方式,使得两条长蛇不但首尾相顾,还能互相保护两条蛇“七寸”部位的弱点。
宋军猛将多但兵少,而金军则兵多将寡。
金军布下金龙绞尾阵,就是想最大程度发挥人数优势,再依靠迷雾隐藏起来。
别人看不见两个蛇头的位置,盲目进入必然遭到两队人马的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