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这番字字千钧、铿锵有力的宣告,如同化作一柄柄淬了寒毒的冰锥,狠狠地刺入殿内每一位文武大臣的脊梁骨,令他们感到锥心刺骨的寒意,无不心惊胆战,后背冷汗涔涔。
立碑铭罪,并将其置于贯通南北的运河两岸,这不仅仅是惩罚,更是一种无处可逃的公开羞辱。
这意味着日后,不论是风尘仆仆的行旅之人,还是精明善贾的商贾货郎,只要途经这条大动脉,无一不会亲眼目睹这些昔日高官的丑恶嘴脸和累累罪行。
这些贪官污吏的恶名将如同奔涌的运河水,裹挟着污泥浊水,迅速传遍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这份污点永远无法洗刷,他们的名字将世世代代为人所唾弃,永无宁日。
这等惩戒手段,何其狠辣!
对于绝大多数为官者而言,一生最大的期盼与追求,莫过于能在卸任或辞世后,凭借政绩或品德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得以青史留名,光耀门楣。
但又有谁会心甘情愿地背负万世骂名,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笑柄与罪人?
面对燕王如同疾风骤雨般的手段,满朝文武大臣们顿时鸦雀无声,个个如同受到惊吓的鹌鹑般噤若寒蝉。
他们心中的警钟被瞬间敲响,声震屋瓦,生怕自己将来哪一日稍有不慎,也会落得如此凄惨下场,身败名裂。
然而,大殿另一侧的汉武帝刘彻,此刻却在龙椅之上暗自连连喝彩,眼中精光闪烁,心潮澎湃,波澜壮阔。
“好一个以观后效!”
“老三这一招,真是妙不可言,堪称神来之笔,当真是一石二鸟,两全其美!”
那些仗着法不责众、官官相护的潜规则,平日里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贪官污吏,不是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吗?
如今,他们的真实姓名被直接刊登在大汉的舆论中心——报纸之上,看他们还能否如往常那般安然入睡,夜夜笙歌!
今日他们倚仗权势,狂妄自大,以为可以一手遮天,逃脱制裁,殊不知将来必将迎来秋后算账,一个都不会被漏掉,决不姑息养情,让其逍遥法外。
寻常的朝廷申斥责罚,对于这些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而言,或许早已习以为常,甚至不屑一顾,因为那不过是些不痛不痒的形式主义。
然而,一旦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声誉清白,以及家族后代的福泽与名声,却无人敢掉以轻心,瞬间感到切肤之痛。
如果这些被点名的官员仍然不知悔改,继续行恶,他们最终将不可避免地被永久性地列入《奸臣录》,沦为全大汉乃至未来所有时代百姓共同的唾骂对象,名誉扫地,永世不得翻身。
老三这步棋,下得实在是高明绝伦——那把象征着严惩的屠刀被高高举起,却并未立刻落下,而是悬停在空中,这种未知的恐惧与心理威慑,足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之辈胆战心惊,从根源上震慑住他们,兵不血刃,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