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地方官员的机会便来了——他们只需通过一纸简单的公文,轻而易举地在花名册上划掉一个实际参与修建运河的贫苦民夫的名字,然后堂而皇之地替换成那个愿意出钱购买名额的富户或显贵的名字,然后进行权钱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文书,整个过程做得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任何人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一万钱一个免税名额,对于富裕家庭而言,简直是物美价廉,童叟无欺,太划算了!他们十年省下来的赋税,何止一万钱?
“绝对会大卖特卖!这简直比卖白粉还来钱快啊!”郑老大兴奋得双手不住地颤抖,用力地拍打着桌案,他的眼中放射出饿狼般的贪婪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堆的铜钱和白银。
这可真是一本万利的绝佳买卖啊,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动动笔,改几个名字,就能轻轻松松地到手万贯家财,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他们兴奋得浑身发抖!
郑永望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他脸上堆满了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对自己的“生财之道”感到无比自豪。
他们父子完全不把那些花名册上被替换掉名字的可怜民夫当人看,尽管那些人为了获得这个免税机会,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却最终只能空手而归,十年免税的美梦彻底破碎,心灰意冷。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他们眼里,这些不过是一群贱命贱骨的穷鬼罢了,即使他们心有不甘,哀嚎抗议,也翻不起什么巨大的浪花,对他们构不成任何威胁!
即使这些被剥夺了免税资格的民夫心有不甘,想要去申诉讨回公道,又能向谁申诉呢?难道向乡三老申诉?向县太爷喊冤?
这些官员早已沆瀣一气,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同盟,他们都是拴在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民夫前脚刚刚离开去县衙告状,后脚就会被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或借口进行刁难和打压,轻则遭受皮肉之苦,重则甚至可能人头不保,性命堪忧!
难道指望他们千里迢迢地跋山涉水,跑到郡守府衙去喊冤告状?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痴人说梦罢了!
郡守大人高高在上,平日里连正眼都不会看这些满身泥土的泥腿子一眼,更别提会耐心听他们什么告御状、伸冤叫屈的鬼话了!
这种穷苦百姓告御状、最终得到清官帮助伸冤的故事,只存在于街头巷尾的评书话本中,用来哄骗那些无知的愚夫愚妇,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像他们这样的凡夫俗子,根本不可能轻易踏入遥远的长安城半步,即使侥幸混进了城,又怎能接近那些戒备森严、高门大院的显贵府邸呢?
达官显贵的府邸戒备森严,门禁森严,闲杂人等根本不得靠近,更别说能见到府邸的主人,甚至连府邸的大门都难以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