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暗自警醒,铭记于心:"燕王殿下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霹雳手段,真是慈悲与狠辣并存,万万不可轻易招惹啊!"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人人都被这血腥一幕所震慑,卫青将军便是一脸淡定从容,仿佛早已预料到这般结局。
当他看到燕王转身去取那铜鼎时,心中就已了然于胸,知道将有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毕竟当年李广利的下场,不也是同样的凄惨吗?
"蠢货,真是愚不可及的蠢货!"卫青在心中暗叹。
明明可以看出陛下的沉默并非被说服,而是震怒已极,却还要火上浇油,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竟敢提出"百姓过于温饱,于国不利"这等大逆不道的谬论,岂不是等同于公然藐视陛下的治国方针?
若是面对一个昏庸无道的守成之君,这等蛊惑之言或许会奏效,甚至会正中下怀!
但是!
当今天子是那种碌碌无为的守成之主吗?
南征北战不休,驱逐匈奴于漠北,收服南疆异族,使四方诸国纷纷来朝称臣,国内更是推行推恩令、设立刺史、独尊儒术、起复百家......
这等文治武功双绝,炙手可热的一代雄主,你竟然妄想用"弱民"之术来游说?
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陛下的胸襟气度之广大,恨不能让天下百姓个个衣食无忧,家家安居乐业!
他根本不惧怕任何反叛势力,再强大的敌人他都能摧枯拉朽般击溃!
陛下真正担忧的,只是无人能够见证他的丰功伟业,无人能够分享他的盛世荣光!
过去数十年间,大汉朝征战不断,民生凋敝,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如今终于迎来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黄金时期,国力正在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刚刚有所改善。
陛下内心欣慰之情才刚刚萌芽,这老匹夫居然大言不惭地提出"弱民"之策?
这不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吗?
陛下身为九五之尊,自然要保持帝王威严,不便亲自动手发飙,但燕王何等人物?
他会被朝堂礼仪所束缚,会循规蹈矩?
绝不可能!
燕王行事向来石破天惊,雷厉风行,岂会顾及什么朝堂规矩?
没有陛下罩着,又激怒了燕王,这蠢货,就算有九条命也不够死的!
卫青冷眼旁观,懒得再多看一眼这种愚蠢之徒,索性闭目养神,置身事外,毕竟真正的大佬从不会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困扰。
然而,既然这血腥事件已经发生,就必须妥善处理,不能任由其发酵蔓延。
刘旦向殿外微微摆手,示意宦官们进来将这片狼藉收拾干净,随后转身向龙椅上的刘彻深深一揖,笑容灿烂,语气轻松:"父皇无需感谢,这都是儿臣应尽的本分,为父分忧解难,乃是儿子的天经地义之事!"
龙椅上的刘彻听闻此言,嘴角不禁抽搐几下,心中恨不得痛骂这个逆子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