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刘旦,浑身上下透着股说不出的霸气,眼神更是睥睨天下,不可一世!
此刻的他仿佛真的化身天子,天下苍生尽在掌握,连老刘他都敢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区区百官?
朝中那些酸腐文人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几根枯萎的老葱罢了!
且看本王如何一人舌战群臣,力挽狂澜!
后世传说,三国时期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千古美谈。
但很遗憾,如今的历史有了刘旦这位横空出世的奇才,那历史的轨迹必然改变,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典故恐怕就此成为绝唱!
为了不让后世子孙错过这等精彩绝伦的典故,刘旦决定亲自上阵,为这段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必将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言辞交锋,改写这大汉的历史进程!
仲夏六月初一,万里无云,朝霞如血,天公似乎也为今日的大朝会增添几分庄严肃穆之气。
数百朝臣整齐列队于未央宫前殿,彼此交头接耳,神情中透着几分异样的兴奋与期待。
眼尖的大臣们不约而同发现,许久未曾现身朝会的燕王刘旦竟出现在殿前,这位声名赫赫的皇子今日气度不凡,青袍玉带,神采奕奕。
这一罕见景象瞬间点燃了百官心中的警觉,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收敛轻慢之态,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能让一向懒散不羁的燕王大驾光临,今日朝会必有非同寻常之事!
上一次燕王现身还是西域诸国来朝献礼之时,今日又将为何等盛事而来?
燕王刘旦对这些窃窃私语和灼热目光恍若未闻,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倨傲微笑,不置一词。
历经多次朝会的洗礼,刘旦早已褪去初入朝堂时的拘谨,如今更是练就了掐点入场的高超本事,再不会像从前那般提前半个时辰便站在殿前等候了。
他不紧不慢地踏入前殿,步履从容,恰到好处地在前排站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刘旦身形刚刚站稳,殿外便传来宦官拉长声调的高亢唱和声:"陛——下——驾——到——"
刘旦暗自得意地点了点头,心中窃喜,自己这时间掐得当真精准,既不失礼数,又免去无谓等待,简直无可挑剔!
群臣齐声山呼,如同潮涌般整齐划一:"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上的刘彻神情威严而淡然,微微抬手示意:"免礼,众卿平身,开始议事吧。"
所谓议事,其实不过是走个形式,走个过场,处理些不痛不痒的琐碎小事罢了。
真正的国家大事根本不会拿到大朝会上讨论,那些事早已在后殿辅政小朝会上商议妥当,甚至解决方案都已确定无疑。
这百官汇聚的大朝会,不过是让群臣按照既定旨意照章办事,走个过场而已!
大汉朝堂向来奉行"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的微妙之道,百官皆心知肚明却又心照不宣。
这些无聊透顶的前戏自然轮不到刘旦出马,他便自顾自地倚靠着殿柱,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悠然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