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迈出沉稳一步,眉宇间凝聚着数十年为官的深沉智慧与忧虑。
"殿下,即便按照您方才所说的这个前所未有的"雇佣制",恕臣直言,此举恐怕难以实施啊!"
"您可曾认真思量过朝廷究竟需要耗费多少钱粮才能支撑如此浩大工程?"
"雇佣近千万民夫不是小事,除每月按时发放工钱外,还需妥善安排食宿起居,解决千万人的衣食住行问题!"
"况且如此规模的工程,少说也要持续数年之久,甚至可能旷日持久达十余载!"
"如此天文数字般的庞大支出,朝廷如何能够负担得起?恐怕国库积蓄再多,也经不起这般挥霍啊!"
"国库中又有何等财富能够支撑这般旷世工程?恐怕连文景之治时期积累的富余,也难以维系半途!"
苏武语罢,不由得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对燕王一片好心却不切实际的怜惜之情。
"殿下,您提出的大运河、州道工程,确实都是千秋万代、利国利民的不世功业,臣从心底佩服您的远见卓识!"
"然而这些宏伟构想终究如同空中楼阁,虽美轮美奂却难以一朝一夕便构筑成真!"
"您关心黎民百姓疾苦,宁愿放弃千年相传的徭役旧制,转而采用雇佣之法,这份仁心确实令人敬佩,出发点无可挑剔!"
"只是圣人行事,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不能仅凭一腔热血便贸然决断啊!"
"百姓对此自然拍手称快、欢欣鼓舞,有钱赚又何乐而不为?"
"然而朝廷怎受得了这般巨大开支?国库银钱再多,也经不起这般消耗啊!"
"依臣之见,无论大运河还是州道工程,在这雇佣之制下皆难以顺利进行,终将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啊!"
苏武慷慨陈词,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道出了他内心最真实的忧虑。
然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他所言确为实情,却只是他个人所知的那部分实情罢了!
刘旦目光如炬,直视苏武片刻后,嘴角突然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随即轻松道:"苏大人,这就是您孤陋寡闻了,大汉朝廷不仅不缺钱,不缺粮,实则已是富得流油!"
"恕我直言,国库之中的积蓄早已超过当年"文景"两朝积攒的全部财富,只是未曾公之于众罢了!"
"别说修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再建一个连接东西的州道系统,就算再添上十项千秋工程,朝廷亦能轻松支应,绰绰有余!"
"呵呵呵,苏大人难道真不知晓此事?还是说,有人刻意对诸位大人隐瞒了真相?"
苏武闻言如遭雷击,面色瞬间僵硬,双目圆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等天大的事情,他作为重臣竟一无所知?
国库竟已富裕到如此地步?这般惊人的变化究竟从何而来?
苏武下意识地转头望向桑弘羊,这位掌管朝廷钱袋子的大司农大人,理应对国库情况了如指掌。
只见桑弘羊此刻满脸尴尬窘迫,眼神飘忽不定,明显心虚至极,一副被人当场捉奸的羞愧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