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中书令选择的意见,合不合理,这就是在限制中书令的权力了!
使两者可以互相钳制。
刘旦倒不是在防张让,张让对自己绝对忠心。
他只是在完善这个制度。
想让它更加稳定,以供后世使用。
其实也就是供老刘用!
刘旦自己倒是无所谓,他用张让用的很放心。
但是谁让自己有一个多疑的老子呢。
刘旦也只好辛苦一下了。
至于改动的合不合理,试试就知道了,如果不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又没有什么损失。
“呵呵,大家不要拘谨,都把这些奏折拿回去看一看,有什么意见都来论论。”
刘旦话音刚落。
殿内一直闭目养神的刘彻便睁开了眼!
他已经想到了老三为何这样做。
刘彻眼神示意桑弘羊等人别怂,上去看奏折。
有朕给你们撑腰。
那个阉货不敢把你们怎么样!
是的。
刘旦这句话说了这么久。
几位辅政大臣愣是没有一个动脚的!
众人也不是蠢货啊。
燕王这一举动明显是在限制中书令,也就是那位张公公!
他们倒不是怕了一个阉人。
只是燕王用他们这些外臣,去防备自己的心腹。
他们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都在猜测燕王这是什么意思。
燕王真的是让他们去限制张公公?
还是在说反话。
故意试探他们?
限制张公公,也就是在限制燕王的心腹,等价于限制燕王的权力。
他们不怕那个阉人。
但是怕燕王!
毕竟这是一个屁股已经坐到龙椅上的主!
..............
铁定的下一任皇帝。
谁不得斟酌斟酌再斟酌。
不过如今有了陛下的示意,那便不用迟疑了。
现任皇帝,显然比下一任皇帝更有威慑力!
众人走上前,各自领了一摞奏折。
大家都暗暗看了一眼燕王身边的那个张公公,只见他眼观鼻、鼻观口。
仿佛对这一幕丝毫不在意。
“呵,还真沉得住气。”
众人分工明确,很快便挑出了有多个意见的奏折。
也不多。
只有三本。
而且其中有两本,第一票拟人自动弃权。
见了桑弘羊和霍光的建议,自认不及,那也就不用讨论了。
只有一本。
“殿下,上党郡郡守再次上奏,治下百姓争水斗殴,涉及十多个村镇,多达万人!
请求朝廷允许他派兵镇压。”
桑弘羊拱手说道:
“苏武初次票拟,驳回,并且依旧申斥上党郡郡守,令其调解,不可强行镇压。
霍光二次票拟,准许。”
说到这儿,桑弘羊看了一眼张让。
“中书令批红了霍光之策。”
“臣以为不妥。”
其他几人也相继表态不妥,认为不能强行镇压。
听到众人这话。
刘旦微微皱眉。
怎么又是这个上党郡郡守?
殿内一直打酱油的太子刘据也皱起了眉头。
此事上一次就是他票拟的,不仅驳回了上党郡郡守的请求,还申斥了他。
这次怎么还上奏?
刘彻也在想这个问题。
恍惚间,他好像想起什么。
此类与水有关的奏折,近年来好像在慢慢增多。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
他并没有在意。
可是这次已经严重到了要动兵的地步,刘彻瞬间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联想到这种种。
刘彻表情顿时变得严肃万分。
难道...是有大旱之兆!!
每次大旱来临之际,各地都会出现争水斗殴。
嘶!
这可不妙!
刘彻直接站起身,沉声道:
“这道奏折留中不发,朕另有安排!”
众人都是一愣。
这还是在第一次燕王执政期间,陛下直接出声打断。
“行了,此事不用议了,都退下!”
刘彻直接大手一挥。
命令众人散去。
可能事关旱灾,这样的大事不能交给老三来练手了。
得他亲自上阵!
否则一个不慎,就是生灵涂炭!
刘彻重新执政,刘旦乐得如此。
宣室殿里就属他跑的最快!
一溜烟儿就不见了身影。
所以他并没有注意到身后霍去病铁青的神色。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上一刻还在祈祷陛下亲政,下一刻燕王就下台了。
这回他要让这小子给他好好行个礼!
嚯嚯哈嘿!.
之后的十多天里,霍府的演武场上时常响起此类拳脚相加的声音。
面对霍去病的挑衅。
刘旦是丝毫不惧!
两人也是战的势均力敌,有来有回,谁也没占到便宜。
不过。
这种微妙的平衡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这一日。
燕王主导的邸报正式面世,一经刊印,立马引起大汉整个官场的轰动!
邸报其中的政策、诏书不足为奇。
朝臣天天和它们打交道,不值得惊讶。
但是!
燕王主导的邸报不止有朝廷政策,还有朝廷大员的私事秘闻!
就比如这第一期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