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
司马迁喃喃道:
“这是什么酒,怎么喝下去下体凉飕飕的?”
“真是奇了怪了。”
未央宫。
刘旦大步向前,沿途遇到的宦官、宫女尽皆躬身施礼。
如今的大汉。
除了陛下、太子,没人比燕王更尊贵!
如果要比权势。
太子根本排不上号!
大将军卫青如今都要礼让燕王三分!
宣室殿内.
刘旦刚进来,就看见刘彻黑着一张脸。
殿内跪着一群宫女、太监,个个都大气不敢喘。
“都滚出去!”
一见到刘旦进来,刘彻一挥手,将殿内侍者驱赶出去。
“老三...”
刘彻刚要说话,见中书令赵周还站在原地。
眉头一挑。
“你也出去!”
赵周面色一僵,微微躬身后,退了出去。
刘旦回头看向他的背影。
不由得想起张让的话。
这还真是个刚进宫的,一点规矩都不懂!
人缘估计也不太好。
都没人提醒他,皇帝老子和他谈话时,不准别人在场吗?
刘彻见自己儿子失笑,出声问道:
“怎么?这个赵周你觉得不妥?”
“那倒没有,不过...”
刘旦看向刘彻:
“父皇可还记得儿臣以前说的宦官干政?”
刘彻点点头,眼神看向殿外。
不知是他今日心情不好,还是想到什么。
刘彻此时的脸色格外严肃。
“朕当然记得!”
“不过朕还是要用!”
“宦官本是无根之人,天然依附皇家而生,不过是皇室私奴。
他们的一身荣辱,全凭皇帝一言而决!
是天生的保皇派!
用他们可以加强皇权!
朕这么想,后世帝王也绝对会这么想。
有宦官,为何不用?
至于宦官做大以后干涉朝政,有老三你点播。
朕自然会制定规矩限制。
不会让他们肆无忌惮的扩张。”
刘旦点点头。
皇帝老子自己清楚就行。
宦官这个行业,即使是之后的几千年里,依旧活跃在历史舞台。
只要还有皇帝,就少不了太监。
不可能一刀切,说不用就不用。
其实太监是好是坏,全看皇帝自身能力。
皇帝昏庸无能,像刘瑾、王振之流就冒出来了。
随后就是祸国殃民!
如果皇帝英明神武,像蔡伦、郑和之辈就能得到重用。
也能青史留名!
说到底。
后世的朝政败坏,还真不能全怪太监。
主要是皇帝无能!
刘彻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谈,他自认英明神武。
宦官在他手上还翻不起浪花。
刘彻叫自家老三入宫是另有要事。
“老三,你记得朕给你说的出使西域的博望侯吗?”
“记得。”
刘彻臭着一张脸,愤怒说道:
“朕在元狩四年派他出使西域,现在都元鼎六年了,整整过了八年。
本以为这次他又被匈奴堵住了。
结果朕刚得到消息。
在四年前博望侯就死在了楼兰国!”
说着说着,刘彻破然大怒。
“楼兰弹丸小国,竟然阻拦我大汉使臣,还将他囚禁之死!
朕要灭了他!!
朕要把楼兰国王的脑袋砍下来,祭奠张骞的英魂!”
刘旦听的皱起了眉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应该活着回来了呀。
怎么会死在楼兰?
“父皇,你确定消息准确?”
“确定!”
刘彻满面寒霜,冷声说道:
“张骞的队伍有人逃了回来,据他们说,在元狩六年。
也就是李广大败匈奴单于之后。
匈奴向西北逃窜,随后便和楼兰国勾结在了一起。
等张骞从西域回程,经过楼兰。
便被楼兰国王抓住。
随后一直囚禁至死!”
说到最后,刘彻眼中爆出毫不掩饰的汹涌杀意。
开扩西域一直都是他的治国战略。
既能联合大月氏国进攻匈奴,又能给大汉打通一条新的商道。
刘彻绝不允许有人破坏!
尤其是,还和匈奴人勾结在一起!
一旦匈奴依靠楼兰截断西域之路。
西域诸国极有可能倒向匈奴,成为进攻大汉的急先锋!
大汉将面对来自北方和西方的双重威胁。
此风绝不可涨!
必须给予楼兰严酷打击,震慑西域诸国!
此时。
刘旦却是有些恍惚。
元狩六年,李广大败匈奴单于。
这不就是自己来到大汉改变的大事吗?
匈奴败后,逃往西北,随后勾结楼兰。
再然后。
博望侯张骞客死他乡。
这么一想,还和他有些关系?
这时,刘彻寒声道:
“朕已经决定,兵发楼兰,杀其王!戮其宗室!灭其国!”
“同时,接回张骞的尸骨,让他回归故里!”
刘旦点点头。
他已经猜到自己入宫是要干什么了。
另一边,刘彻看着刘旦,郑重说道:
“燕王!”
“朕决定让你带兵出征,为国征战!”
刘旦同样面色肃穆。
此时没有父子,唯有君臣!
他没有丝毫迟疑,当即大礼参拜。
“臣刘旦,领旨!”
“好!”
刘彻大喝一声,猛然拔出腰间天子剑。
“呛!”
“拿着它,替朕砍下楼兰王的脑袋,给朕带回来!”
“臣遵旨!”
刘旦双手接过,严肃万分,
对于出征楼兰,他并不排斥。
甚至十分愿意。
好男儿便当驰骋疆场,为国杀敌!
况且,张骞开扩西域,丝绸之路就从他始!
这是一条直到后世都在运行的伟大商路。
丝绸、茶叶、漆器、瓷器.
数不清货物都从这里经过。
无数汉人都因此受益!
而这,都离不开张骞的功劳!
他是一个民族的英雄,英雄不应该客死他乡。
更不应该死不瞑目!
而且这和刘旦也有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