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落午间午休起来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便让玉钏儿拿了纸笔来,自己在房内练字。
看着自己写出的歪歪斜斜的字,古落叹了口气,写字不好看能怪她吗?她连钢笔字都写不好,更不要说从没练过的毛笔字了!字这种东西能看懂就行!为什么非要写好!就是一种工具而已!
想到贾兰那小家伙义正言辞地让自己练字的样子,古落严重怀疑他是当老师上瘾了。
【得给他找个新学生带了,不能拿我这个老人家来练手了。】
思来想去,古落想到了巧姐儿,【让贾兰给巧姐儿当老师,哥哥教妹妹,还能省一笔专门请家庭教师的钱。】
又练了会字,她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累了的手腕。
想到现在的巧姐儿还没有正经名字,自己也只能喊她大姐,心里叹息,也是可怜,都这么大了,连个名字都没有。
也不知道她那个给她起名的未来恩人什么时候到,算着时间,应该就在这几天时间了。
正在想着,外面小丫头来传话,“太太,老太太说府里来了位亲戚,一个年纪大的姥姥,让您一起过去呢。”
真是想啥来啥啊,终于要见到传闻中的刘姥姥了。古落摇头笑着,换了衣服,便往贾母处去。
边走边想着刘姥姥来时的剧情,突然发现,宝钗借湘云名义举办的螃蟹宴怎么没了?菊花诗那么经典的桥段,怎么也没了?
又想到晚间起火的事情,叫了个婆子过来道,“去给郑华家的说一声,今晚让郑华好好看着马棚,可别走了水。”
那婆子领命去了。
贾母房里热热闹闹地,姐妹们外加宝玉和贾兰都挤在里面,一个个饶有兴致的听刘姥姥说些田间地头的乡村之事。
见古落来了,都行了礼,给她让座。
刘姥姥也站了起来,因不知是谁,只跟着行礼,也不敢落座。
贾母心情也好,对古落的脸色也好的多,指着她对刘姥姥道,“也不知道老亲家还认不认得,这是我们家二太太,也是凤丫头的姑姑。”
刘姥姥立刻知道,这就是自己上一次相见没见到的王家二姑太太,忙起身就要磕头行礼。
古落赶忙让跟着的小丫头扶了她,“您年纪大,赶快坐吧。”
刘姥姥这才坐了,又和贾母聊了些乡间趣事。
这刘姥姥果然见的多,说出的故事哪是这些内宅长大的妇人们听过的,再加上她表达清晰,语句幽默,还会察言观色,把屋子里的众人都给听住了。
是个干销售的好手。
古落坐了一会,有个内院专门跑腿的小丫鬟悄声进来,在她耳边低声说了茜雪来到的消息。
贾母虽在认真听着刘姥姥讲话,到底也是个当了许多年当家主母的,屋里大家的小动作她也时刻留心着,便对古落道,“若是有事你便自去吧,晚饭也不用过来了,今晚姑娘们都跟着我吃。”
古落原本想着让茜雪等上一等的,见贾母都这么说了,便顺势起身,对刘姥姥道,“我还有事,便不陪你了,今晚也晚了,就留在这住吧,让凤丫头给你安排住处,可不要拘谨了。”
说罢,带了丫鬟出去。
那来报信的小丫鬟古落只见过几次,又不是自己院子里的,便问道,“你是哪里的,是谁让你来传话的?”
那小丫鬟道,“我是太太您的陪房郑华的女儿,今儿是我父亲让我来传的话,他知道您找茜雪,便让我来说一声。还说茜雪是跟着一个男人赶车来的,两人看着挺亲近的样子,车上还带了个生病的女人。那女人想走茜雪的门路进府的,只是那男人不同意,那病女人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