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成为 “古韵今声” APP 代言人。他为 APP 设计的 “每日一礼” 板块,用动画演示叉手礼、揖礼、跪坐,配文:“礼不是枷锁,是让生活更美的仪式感。”
苏明远站在乾清宫前,手中的狼毫饱蘸朱砂,在电子屏上写下一个大大的 “礼” 字。笔尖落下的瞬间,屏幕上的动画随之流转,甲骨文的 “礼” 字如活物般舒展,仿佛从三千年前的龟甲上,爬进了现代人的手机屏幕。
“苏老师,咱们这 APP 叫‘古韵今声’,您觉得最该传递的是什么?” 产品经理小陈举着平板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功能图标,“是汉服穿搭?还是古琴教学?”
“是‘敬’。” 苏明远望着远处的铜鹤香炉,想起庆朝太学里的祭孔大典,“古人云‘礼者,敬人也’。某曾在片场见群演随意作揖,指尖朝天,便知其不知‘揖礼需推手如抱鼓’——” 他忽然轻笑,“李芳姐第一次学揖礼,把自己拍成‘招财猫’,被粉丝做成了表情包。”
小陈笑得差点摔了平板:“那咱们‘每日一礼’板块,就从揖礼开始?”
“善。” 苏明远执起一支竹制教鞭,指向屏幕上的动画,“男子揖礼需‘左手覆右手’,女子则‘右手覆左手’,此乃‘阴阳之别’。某曾在《向往的生活》教黄磊老师行揖礼,他却笑称‘像在演僵尸’——” 他模仿着黄磊的动作,广袖甩得噼啪响,惹得周围工作人员哄笑。
午间的阳光暖融融的,苏明远坐在漱芳斋的廊下,为 “苏明远解字” 栏目录制视频。镜头前的案几上摆着龟甲、青铜器复制品,还有他亲手刻的甲骨文印章。他拿起一枚牛胛骨,指腹抚过上面的凿痕,忽然想起第一卷里自己误把手机当 “铁盒传音器” 的场景,那时的他,何曾想过有一天能在镜头前,解读这些古老的符号。
“今天咱们讲‘礼’字。” 他对着镜头展颜,身后的宫灯投下柔和的光,“看这甲骨文的‘礼’,左边是‘示’,乃祭台之意;右边是‘豊’,像盛着祭品的器皿。古人击鼓敬神,便是‘礼’的起源 ——” 他忽然指着屏幕上的动画,“到了金文,‘豊’字多了‘彳’旁,如人持礼而行,这便是‘礼仪’的雏形。”
“苏老师,” 小陈举着提词器探出头,“网友说甲骨文太抽象,能不能整点‘现代梗’?”
“自然能。” 苏明远放下牛胛骨,拿起一支现代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了个简体 “礼” 字,“诸位看,简体‘礼’字保留了‘示’旁,却省去了‘豊’,看似简化,实则丢了‘以礼敬神’的初心。某曾用‘礼’字给粉丝回信,有位姑娘说‘看见这个字,忽然想给生活磕个头’——” 他忽然轻笑,“磕不磕头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懂得了‘生活需要敬畏’。”
录制间隙,林婉儿穿着改良旗装过来,发间的绒花簪子随着步伐轻颤:“苏状元,听说你在 APP 里教‘跪坐’?我可记得某人第一次跪坐时,膝盖疼得半夜爬不起来。”
“古人云‘坐如钟’,自有其理,” 苏明远揉着膝盖苦笑,“某初练跪坐,膝盖下垫了三层棉垫,还被李芳姐偷拍发微博,说‘古代状元的膝盖,比玻璃还脆’。”
“后来怎么适应的?” 林婉儿挨着他坐下,宫砖的凉意透过裙摆传来。
“每日在四合院的青砖上跪半个时辰,” 苏明远望着远处的九龙壁,“看着天上的云走,听着檐角的风响,竟觉‘久坐不知膝痛’—— 原来古人的‘礼’,从来不是折磨,是与天地相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