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下班回家,迫不及待打开电脑。
她今天临走前被组长拽着加班,已经比正常到家时间晚了快半小时。
男友躺在沙发上打游戏,见她回来没立刻去厨房,立刻觉得不满意,唤道:“现在做饭吧,上了一天班好饿。”
小雅打开视频软件,预约一栏的综艺果然已经播放过半。
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第二期彩蛋播放了。
数位板连接好,她准备把有用的画面片段截图出来做手绘素材,刚好发到前段时间她们刚建好的粉丝后援会里,和大家一起产粮,为练习生沈笛的知名度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她们这种为爱发电且执着于为某个明星做二创和数据的粉丝,被统称为——数据女工。
当然,这在十分经济适用型的男友看来,就是不务正业。
“我饿了!”
小雅弄好设备,总算腾出功夫回了他一句:“我刚才点好外卖了,20分钟就送到。”
说完就投入到期待已久的节目中去。
“外卖那么贵,还不健康,都不知道后厨干不干净……”
他嘟嘟囔囔,可到底没有自己起身去厨房做顿饭的意思,躺回沙发上又开了一局。
大概像他说的,上了一天班很累放松一下。
但小雅已经可以视而不见,并且不再说自己也上班一天的辛苦。
因为在这个家里,没人能共情。
和男友是经人介绍相亲认识的,两人学历和能力相当,算是门当户对,但小日子有小日子的鸡毛蒜皮,临近准备结婚事宜,她才发现两人之间的问题太多了。
虽然关系即将更进一步,但他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小雅思维有些发散,直到耳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她才回过神,赶紧把需要的画面截图存档,并细心标注编号和记录随机迸发的灵感。
她以前追星的时候还是学生时代。
那时候手段比较单一,打投发帖评论似乎是粉丝能为喜欢的明星能做最多的努力,她这种兼具剪辑和摄影职能的粉丝,已经会被小粉丝围着叫大大、追着找饭吃的存在。
但现在时代日新月异,追星方式逐渐多元化,粉丝能做的事情也更多了。
她就捡起了自己手绘的技能,还专门买了块二手的数位板,成了沈笛第一个粉丝后援会的元老级产粮up之一。
不仅提供素材给其他粉丝二创,还在自己的追星账号上更新手绘Q版的沈笛日常,都是一些根据沈笛露面为数不多的素材中提取的小片段,经过想象和二次加工的小剧场。
因为画风可爱,温暖治愈,吸引了很多人来关注她们的超话。
也为沈笛的宣传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就像现在,截图完自己想要的素材后,小雅又将进度条拉到最前面、把自己落下的那半集补上,也被节目组的精彩剪辑逗笑,并从中又找到不少灵感。
比如沈笛与其他选手的友情向剪辑思路。
至于cp,不作考虑。
她们群里这些元老粉丝有志一同表示,除非沈笛自己表现出意思或以后有宣发要求,她们会帮忙做一些cp向的视频或二创外,绝不主动创造这些素材。
理由非常一致,沈笛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