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39章 弃文从武马孝兴

第39章 弃文从武马孝兴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校场上已是尘土飞扬。曹璟披着一件玄色大氅,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方新应征的士兵。晨风吹动他的衣袂,猎猎作响。

台下排着长长的队伍,新兵们穿着各式各样的粗布衣裳,有的还打着补丁,但个个都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忽然,队伍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引起了曹璟的注意——那人穿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色文士袍,在一群粗布短打的应征者中格外显眼。

参军杜预快步走上前去,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这个格格不入的年轻人:"姓名?籍贯?"

那人拱手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声音浑厚有力:"在下马隆,字孝兴。原是兖州显吏。"

站在一旁的副将王敢闻言,忍不住嗤笑出声:"哟,一介书生也敢来从军?"他故意提高声调,让周围的人都听得见,"这刀枪可不比笔墨,是要见血的!"说着还拍了拍腰间的佩刀。

周围的士兵顿时哄笑起来,有人起哄道:"回去读你的圣贤书吧!小心刀剑无眼啊!"

马隆却丝毫不恼,只是平静地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王敢身上:"昔日班超投笔从戎,立下不世之功。今日马隆弃官从军,正是要效仿先贤。"他的声音不卑不亢,却字字有力。

曹璟在高台上看得真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注意到马隆虽然穿着文士袍,但站姿挺拔如松,手掌上还有常年习武留下的茧子。更难得的是,面对众人的嘲笑,此人既不恼怒也不畏缩,这份气度实在难得。

杜预也察觉到此人不凡,正色问道:"既为显吏,为何要来投军?"

马隆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如今天下动荡,民不聊生。马某虽读圣贤书,却更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与其在衙门里舞文弄墨,不如执戈卫国,为百姓谋一方太平。"

这番话掷地有声,方才还在哄笑的士兵们渐渐安静下来。王敢脸上有些挂不住,正要再说什么,忽听高台上传来一声清朗的声音:"说得好!"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曹璟已从高台走下,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士兵们连忙让开一条路,恭敬地行礼。

曹璟走到马隆面前,仔细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你叫马隆?可曾习武?"

马隆不卑不亢地拱手:"回将军,自幼习武,略通骑射。"

校场上尘土飞扬,围观的士兵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中二人。王敢见马隆神色从容,不由得心头火起,脸上的横肉抽动了几下。

"好大的口气!"王敢冷哼一声,右手"唰"地一声抽出腰间佩刀,刀身在阳光下泛着寒光。他随手将刀鞘扔给身旁的亲兵,活动了下粗壮的脖颈,发出"咔咔"的响声。

马隆依旧面色平静,从士兵手中接过木刀,在掌心掂了掂分量。他右手持刀,左手负于身后,做了个"请"的手势:"王将军先请。"

"你看不起我?"王敢眼中怒火更盛,额头上的青筋暴起。他猛地一声暴喝,整个人如猛虎般扑出,手中木刀带着破空之声直劈马隆面门。

马隆眼神一凝,身形微侧,木刀横举。"啪"的一声闷响,两柄木刀重重相击,震得周围士兵都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高台上,曹璟双手扶着栏杆,身子微微前倾。他注意到马隆虽然一直在防守,但每次移动都恰到好处,步伐稳健得如同扎根在地上。而王敢虽然攻势凶猛,每一刀都势大力沉,却始终无法突破那道看似单薄实则固若金汤的防线。

"三十回合了..."杜预在曹璟身旁低声道,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栏杆,"这马隆竟只守不攻,是在试探王敢的深浅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曹操那些事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成语故事科普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