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这座承载着无数繁华与梦想的古都,在朝阳的映照下,渐渐苏醒。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叫卖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街边的店铺纷纷开门迎客,伙计们忙着擦拭桌椅、摆放货物,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意。
李逸风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腰间系着一块翠玉,步伐轻快地走在朱雀大街上。他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与不羁,是长安城里有名的世家子弟,李家的独子。今日,他要去参加好友赵轩举办的诗会。
“逸风兄,这边!”一个声音从前方传来,李逸风抬眼望去,只见赵轩正站在一座雅致的庭院前向他招手。这座庭院便是赵府,诗会就在此处举行。
“赵兄,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李逸风快步走上前去,笑着说道。
“托你的福,一切都好。今日众多才子佳人齐聚,定要好好热闹一番。”赵轩热情地拉着李逸风走进庭院。
庭院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的在互相寒暄,有的则在欣赏着庭院中的美景。李逸风刚一进入,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不是李逸风吗?听说他近日又在长安城里闯出了不少趣事。”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书生轻声说道。
“是啊,他向来是个不安分的主。不过,他的才学倒是不容小觑。”旁边的人附和道。
李逸风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的目光被庭院中一位正在抚琴的女子所吸引。女子身着淡蓝色的长裙,长发如瀑,面容清丽,宛如仙子下凡。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舞动,美妙的琴音如潺潺流水般流淌出来。
“这位姑娘是?”李逸风忍不住向赵轩问道。
“她是林婉儿,礼部侍郎林大人的千金。不仅琴艺高超,而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是长安城里有名的才女。”赵轩介绍道。
李逸风心中一动,他走上前去,微微拱手道:“林姑娘,久仰大名。今日有幸聆听姑娘的琴音,真是三生有幸。”
林婉儿抬起头,微微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李公子过奖了。听闻李公子才高八斗,不知可否为小女子的琴音赋诗一首?”
李逸风毫不推辞,略作思索后,朗声道:“琴音袅袅诉情思,仙子抚弦意韵迟。庭院花香添雅趣,长安美景正当时。”
众人听后,纷纷鼓掌称赞。“好诗,好诗!李公子果然名不虚传。”“这诗将林姑娘的琴音和庭院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林婉儿的脸上也露出了欣赏的神色:“李公子果然才情出众,小女子佩服。”
就在众人沉浸在诗与琴的美妙氛围中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只见一名士兵骑着快马冲进庭院,神色慌张地跳下马,向赵轩单膝跪地:“赵公子,大事不好!突厥的军队已经逼近长安边境,陛下紧急召集各位大臣商议对策。”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庭院中的宁静。众人纷纷露出震惊的神色。
“怎么可能?突厥怎么会突然来袭?”“难道又要打仗了?”大家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担忧。
李逸风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他知道,突厥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但没想到他们这次会来得如此突然。
赵轩脸色凝重,他看向众人:“各位,如今事态紧急,我得立刻进宫。这场诗会只能暂时中断了。”
众人纷纷表示理解,各自散去。李逸风在离开庭院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到边境的百姓即将面临战火的威胁,心中充满了忧虑。
“不行,我不能就这样袖手旁观。”李逸风暗自下定决心,他要去寻找自己的师父,看看能否为抵御突厥出一份力。
李逸风的师父是一位隐居在长安郊外的武林高手,名叫清风子。他武艺高强,精通兵法,曾经教导过李逸风许多东西。
李逸风骑着马,一路疾驰,很快就来到了清风子的住处。
“师父,徒儿求见!”李逸风在门外大声喊道。
片刻后,门缓缓打开,清风子走了出来。他身着一袭灰色长袍,白发苍苍,但眼神却炯炯有神。
“逸风,你怎么来了?看你神色慌张,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清风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