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又画了三个小方块,“最关键的是这个试衣间,至少得三个。女人买衣服,哪有不试的?试衣间里面,镜子要大,从头照到脚那种,得多安几面。灯光得打好,要用暖色光,照得人皮肤白净,气色好,衣服穿着也更好看!”
张卫国深知,后世那些网红店的精髓就在于灯光和镜子,能把普通人照出明星范儿。
这年头虽然没那么夸张,但道理是相通的,得让顾客在试穿的时候自我感觉极其良好。
当然,外面也一样,同样要摆放四面大镜子。
张卫国补充道,“试衣间不能小家子气,得宽敞点,挂钩什么的都得有,让人觉得舒服、自在、有隐私。”
刘根生听得连连点头,感觉一个崭新的、他从未想象过的店铺模样正在脑海里成型。
张卫国放下铅笔,身体微微后倾,看着刘根生,“你想想,来逛街买衣服的,是不是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
刘根生想了想:“是啊,有时候是两口子一起来,有时候是姐妹几个,还有带着孩子的。”
“这就对了!”张卫国继续补充:“人家女同志在里面挑衣服、试衣服,她男人、她姐妹、她孩子在外面干等着,多无聊?时间长了,能不催吗?”
他指了指图纸上的一块空白区域,“所以,咱们在这儿,放一张软和的长沙发,再摆个小茶几,上面放点糖块、瓜子花生,甚至可以弄几本画报、杂志,就是那种讲怎么穿衣打扮的。让人家等的人也有地方歇脚,有东西看,有零嘴吃。”
这服务意识,别说1985年,就是再过十年,在德山这种小地方也是独一份。张卫国要的,就是这种降维打击的效果。
刘根生彻底服了,他张着嘴,半天说出一句:“卫国,你这也想得也太周到了吧,连人家等的人都考虑到了?”
“做生意,做的是人心,是长久生意。”张卫国语重心长,“咱们要做的,不是一次性买卖,是要让人家来了第一次,还想来第二次、第三次。咱们要搞的,是德山市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女装专卖店’!”
“专卖店?”刘根生对这个词还有点陌生。
“对!就是专门卖女装,款式新、质量好,最重要的是,服务要好!”张卫国斩钉截铁地说,“你想想现在供销社里那些售货员,哪个不是耷拉着脸,爱答不理的?问一句,半天不回话,好像欠她钱似的。”
刘根生深有同感,用力点头:“可不是嘛,有时候想多看东西两眼,那眼神都能把人冻死!”
“那咱们就反着来。”张卫国眼里闪烁着精光,“根生,等我从羊城考察回来,你和你媳妇,我得专门给你们培训!”
“培训?”
“对!怎么跟顾客打招呼,怎么笑着介绍衣服,什么身材适合穿什么款式,什么颜色搭配起来好看,顾客说想要什么,咱们得能马上拿出合适的给她推荐。人家提意见,咱们得耐心听着。总之,就是要让每一个进店的顾客,都能感觉自己是贵宾!”
在这个服务意识普遍缺乏的年代,谁能率先把服务做到位,谁就能迅速抓住顾客的心。硬件是基础,软件才是核心竞争力。
听完张卫国的话,刘根生不禁咂舌:“没想到做生意的门道这么多,连装修一个店铺都得考虑方方面面,更别说卖东西还得培训。”
张卫国语重心长的说:“要想人家心甘情愿的掏钱买咱们的衣服,自然得多花点心思。”
在这个年代做女装生意,张卫国还是很有信心的。一方面是没有竞争对手,第二是他从羊城进货,款式和质量没得说,第三是他们服务意识领先,有了这三点,他们的女装店生意自然能够火爆。
女装毛利润有55%,减掉店铺租金,装修费用,人工成本,水电费之后,净利润也能有4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