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随着李雪梅一声清亮的吆喝,二十多个汉子放下手里的活计,汗流浃背地涌向临时搭起的棚子。
桌上摆的菜,那叫一个实在!
盆里堆得冒尖的辣椒炒肉,红绿相间,肉片厚实,油光锃亮,光闻着味儿就让人淌口水。
旁边一盆肉沫豆腐,豆腐炖得嫩滑,肉沫给得足,汤汁浓郁,拌饭吃能下一大碗。偶尔换个口味,来个回锅肉炒香干,那更是焦香四溢,馋得人直咂嘴。
就算有时图省事,中午煮上一大锅米粉,那盖在上面的肉臊子浇头也是厚厚一层,绝不糊弄。
“卫国家这伙食,没得说!”一个泥瓦工师傅一边呼噜噜扒拉着碗里堆成小山的饭菜,一边含糊不清地赞道。
“肉管够,米饭管饱,干活都有劲!”
另一个小工接过话头:“可不是咋地?以前给别家盖房,能捞着点肉星就不错了,哪像卫国家,天天见肉,还换着花样来!”
“吃饱喝足,咱就得把活干地道了!不然对不起人家这伙食!”
“对!加油干!早点把卫国家这气派的大瓦房盖起来!”
工钱照给,中午这顿饭又油水足、花样多,谁还能磨洋工?
工地上,二十多个汉子干得是热火朝天,吆喝声、砌砖声、搅拌水泥声,汇成了一股子蓬勃向上的热闹劲头,房子的墙体也在一天天往上涨。
变化最大的,还得是张桂花。
刚回来那会儿,她整个人是灰扑扑的,眼窝深陷,脸上没几两肉,风一吹就倒的样子。
现在有事做,不再整天憋在屋里琢磨王家那些糟心事;吃得好,脸上那层蜡黄褪去,泛起了健康的红润,身上也明显看着长了些肉,整个人透着一股以前没有的精气神。
她不再是那个愁苦的、被生活压弯了腰的女人,而是重新活过来了。
小妮的变化更是喜人,这丫头彻底没了刚来时的怯生生。
每天跟着妞妞、狗蛋在院子里、田埂上疯跑,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张卫国从城里带零嘴吃食,从来都是一式三份,妞妞狗蛋有的,小妮也一样不落。晚上睡觉前,还能喝上一杯热乎的麦乳精。
以前那双总是躲闪的眼睛,现在也敢亮晶晶地直视人了,还会跟狗蛋为了抢一块糖扯上半天,活泼开朗得像换了个人。
张卫国看着院子里追逐打闹的三个孩子,看着灶房里忙碌但脸上带着笑意的女人们心里头热乎乎的,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涌了上来。
他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娘的,果然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一世,真好!
他猛地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饭菜香气的空气,眼神变得格外柔和。
雪梅再也不用为了那一天七毛钱,跑去几十里外的红砖厂干活,累得脱形,最后还被红砖砸死。
等家里的生意都上了正轨,他要在德山市买地皮,盖个两层小楼,把孩子们接到城里去念书!
妞妞便不会遇到上辈子那个披着人皮的畜生班主任了!
离开了王家那个火坑的二妹,这一世,也不会走到绝路,抱着孩子去跳那冰冷的河水!
他,张卫国,一个从几十年后重生回来的人,改变了亲人的命运!
这种亲手扭转悲剧,让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