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白嫩的炖豆腐、焦香的花生米、碧绿的炒豆角、油焖的茄子,满满当当一大桌子,几乎快要摆不下了。
老娘赵三妹正系着围裙,端着最后一盘菜从厨房出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气。
“回来了?”赵三妹看到两个儿子进院,笑得合不拢嘴。
“就等你们俩了,快,洗手吃饭。”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老爹张为民,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庄稼汉,此刻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拿了三个粗瓷海碗,看样子是准备倒酒。
“来,卫国,跃进。”老爹张为民拿起桌上的土陶酒瓶,给兄弟俩倒了满满一碗米酒。
“今天高兴,陪爹喝两盅!”
张卫国没有推辞,端起碗,跟老爹碰了一下:“好嘞,爹!我敬您!”
他仰头灌了一大口,辛辣中带着甘甜的米酒顺着喉咙滑下,一股暖意瞬间涌遍全身。
老爹也嘿嘿笑着喝了一大口,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吃菜吃菜!”老娘赵三妹招呼着,“跃进,振华,别光看着,动筷子啊!雪梅,你也多吃点,前段日子双抢,累坏了吧?”
李雪梅笑着应了,给张卫国夹了一块鸡肉:“卫国,你多吃点。”
张跃进和张振华早就忍不住了,筷子舞得飞快,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含糊不清地赞叹着:“娘的手艺可真好。”
两个小家伙更是吃得满嘴流油,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桌上的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红晕。
张卫国放下手里的酒碗,看着家人开心的样子,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开口说道:“爹,娘,接下来,我有两件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也是我已经决定要做的。”
老爹停下了夹菜的筷子,老娘也放下了碗,跃进和振华都暂时停了下来,好奇地看着自家大哥。
“第一件事,我想重新盖几间红砖大瓦房!”
“啥?!”老娘赵三妹第一个叫了起来,手下意识地就往张卫国胳膊上拍了一下,力道不重,更多的是一种嗔怪。
“你这孩子!手里刚有两个子儿就烧得慌是不是?那得花多少钱呐,钱是那么好攒的?”
她显然对这个提议非常不赞同,辛辛苦苦攒点钱不容易,以前是穷怕了,在她看来,钱得用在刀刃上。
张卫国没急着反驳,只是看向自家老爹。
张为民的眼神很亮,他沉声对赵三妹说:“老婆子,你听卫国把话说完。”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再说,盖红砖房,那是好事!咱们村子也就几户人家盖了红砖房。这卫国要是盖起来了,那是给咱老张家长脸的事,爹支持你!”
他感激地看了老爹一眼,然后转头,耐心地对老娘解释起来,把他之前说服李雪梅的那套说辞又搬了出来:
“娘,我家那两间小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孩子晚上睡觉都得盖两床被子才暖和。”
“再说了,妞妞和狗蛋一天天大了,总不能一直跟我和雪梅挤在一张床上吧?”
“男孩子女孩子,大了就得分开住,就一个房间,哪儿分得开?”
“还有,二妹和三妹她们,嫁出去了,可这儿永远是她们的娘家。”
“逢年过节回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挤在您那屋,多不方便?我想着,多盖两间厢房,逢年过节她们带着孩子回来,也能舒舒服服地住上几天,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张卫国的声音不急不缓,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