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破庙里,时间才9点多。
打开一个手电筒,张卫国扫地,刘根生和跃进负责清扫房梁上的蜘蛛网。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功夫,小破庙就变了个样,虽然和房间没法比,但也干净了不少。
再将稻草铺好,整理一下,一个简单的地铺就成形了。
喝着竹筒里的水,张卫国满足的叹了一口气:“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临时住所了,将来咱们成了万元户,忆苦思甜起来,这都是创业故事啊。”
刘根生笑了笑,上下打量他:“卫国,我发现自从你醒了,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胆子大了,头脑灵活,做起事来更是面面俱到。”
“你小子不会被啥东西附身了吧?”
没等他开口,一旁的跃进大声道:“根生哥,你可不能乱说。我哥才不会被鬼上身呢,咱们都是好人。”
张卫国没有生气,反问道:“根生,那你觉得我这样好不好?”
刘根生掏出烟叶和纸,慢悠悠的说:“自然是好事,我刚才也是开玩笑,你别往心里去。”
张卫国:“都是自家兄弟,我没这么小气。”
“说实话,躺在床上的那两天,我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梦醒后,我突然醒悟了,咱可是个大老爷们。不能像以前那么窝囊,咱得努力挣钱,活出个人样来。”
刘根生想了想,把手里卷好的烟递给他:“那你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以前听我爹说,有些人会因为某个原因,得到老天的眷顾,你呀,真是走了狗屎运。”
张卫国摇摇头,他不吸烟。
接着,又听到刘根生说:“哈哈,不过也好,咱们跟着你一起,也能吃香的喝辣的。”
“一晚上挣24元,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就跟做梦似的。”
“我都没敢和爹娘、媳妇他们说,等存够100元,我再拿出来,到时他们估计得乐开花。”
刘根生也是个敞亮的性格,有什么话都不会憋在这里,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张卫国放心。
张跃进同样也很兴奋,他难得的开口:“大哥,老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就是咱家的福星。”
“大哥,跟着你干,我心里踏实。等挣了钱,咱们就能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说完他咧开嘴,乐呵呵的笑开了。
农民的心愿就是这么简单,张卫国拍拍他的肩膀:“说的好,你也长大了,以后得多开口说话。不懂的地方多问娘,学学娘怎么和人打交道。”
等挣够了本钱,张卫国打算去市里租两个门面,当个体户。
跃进也要成家,总有一天得独挡一面,他不能啥都帮他做,这样他永远也不能成长。
张跃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张卫国说:“睡觉吧,明天还得早点起来呢。”
这事不急,人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
伴随着田野里青蛙的叫声,三人躺在了稻草,闭上了眼睛。
后世的青蛙人们也很喜欢吃,当然那是专业养殖的,叫牛蛙,又大又肥。
80年代的青蛙主要的作用是捉害虫,有别的选择,张卫国就没有打青蛙的主意。
因为心里装了事,张卫国和昨天一样,不到四点就醒了。
把跃进和根生叫了起来,三个人将稻草收好,捆起来放在角落里。
骑上自行车,回到了昨天晚上放毫子的地方。
有了经验,三个人的速度更快,不一会的功夫,三个水桶里又装100多斤膳鱼,还有不少的泥鳅和小鱼。
看着在桶里活蹦乱跳的膳鱼,张跃进问他哥:“大哥,今天捉的比昨天还多,那咱们分的钱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