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来到最后一个作坊中,映入眼帘的便是挂在竹排上的一张张白纸,这正是造纸术的最后一道流程,晾晒。
而在一边的地面上,已经堆叠着许多完全晾干的纸张,厚重无比。
几人各自拿起一张白纸,仔细端详着,脸上的惊叹之色甚是明显。
张良与韩非看的最是入神,一个作为张家的麒麟才子,博览群书,才学不凡,经常帮着张开地处理一些政务,对现有的宣纸可谓是熟悉无比。
而韩非作为儒家弟子,之前一直在小圣贤庄求学,日常接触到宣纸的机会也是数不胜数。
他们此刻拿着这崭新的白纸,与印象中的宣纸一对比,瞬时惊叹连连。
张良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忍不住赞叹道:“竟有如此轻薄却坚韧的纸张!”
“似月光凝成的薄纱,洁白轻柔,上面的纹理细腻如云雾,着墨之处定是流畅无比。”
韩非认同地点了点头,跟着道:“平常使用的竹简极为笨重,布帛书写也不便,而宣纸又颇为昂贵,如今此纸一出,当震惊七国,造福万民!”
说罢,他又小心翼翼地将纸翻转,对着光亮处反复打量,口中连连称奇,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太妙了!”
此刻,卫庄目光微微闪动,手中捏着纸张,冷冷开口道:“质地不错,若用来传递密信,既方便携带,又易于销毁,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他的眼中,看到更多的是这纸在江湖中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此乃造福天下之举。”
紫女目光柔和,眼中充满了惊叹:“有了这纸,以后知识的传播将更加便捷,文化的传承也会更为顺畅,在大量推广下,底层的百姓也很快就能使用上此纸。”
说到这,她轻轻抚过纸张,若有所思道:“而且这纸可能不仅仅适合书写文字,若是做成精美的信笺、画册,想必也能吸引不少达官贵人,定会大受欢迎。”
她经商多年,眼光独到,一眼就能看穿这纸张的作用以及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影响。
李长安看着众人的反应,此时心中也难免有些得意,缓缓说道:“以后我们就不用愁没有收入了,一旦纸张面世,赚取的利润只会比紫兰轩时更多。”
“长安,你想好这纸取什么名字了吗?”紫女看向李长安,眼中有着浓浓的崇拜感。
听闻此话,众人皆看向李长安,很好奇他会给这纸取个什么样的名称。
李长安一时间也是陷入了思考。
片刻后,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目光一亮,凝声道:“华夏…华纸…华夏纸。”
“就以中原华夏来命名吧,叫它华夏纸!”
“总有一天,它会带着我华夏的烙印传播至遥远的土地之处,至时凡文明之所,皆有我华夏之传说。”
“这样也可以免得一些番邦小国在学得我华夏造纸术后数典忘祖、倒反天罡,声称这是他们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