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执疏有的时候是真的佩服他父皇,无时无刻不在下套:“行!但我有个条件,父皇您跟我立字据,只有旬休的时候,我批一点点奏折,不然我不干,反正昭昭又没有跟我闹别扭。”
百里兴安震惊的看着百里执疏,这小孩子的脑子就是好用啊,他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啊,这样他就不需要被他父皇提前压榨那么久了啊?
太初帝并不在意什么字据不字据的,立了就立了,主要是这不就答应他,开始批阅奏折了吗,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的,慢慢来才是最稳妥的;他的儿子他最清楚不过了,软硬不吃,这命门啊就是萧华昭;太初帝笑了笑,一个梦倒是让这小子成了大情种。
“行,兴安去写字据吧,我跟你这个弟弟啊,签字据,免得他到时候不承认,要躲懒。”
“父皇还是少操心我躲懒,记得自己不要违背约定就好,我可是多一点点都不干的。”
“这字据就签四年,等他到十四岁就作废,十四岁开始就得给我去上朝。”
“皇兄,你十四岁就开始上朝了吗?那你去重华宫的时间怎么搞的啊?”
“就跟现在差不多吧,上完朝跟父皇回养心殿用早膳,用完早膳就去重华宫读书;只不过现在是上完朝,回东宫陪婉兮用完膳,就来养心殿批奏折处理事情。”
“那你在重华宫上学到几岁啊?”
“十八岁?还是十七岁?一直到跟柔然打仗吧,那仗打完就没去过了。”
百里执疏点点头,那跟他上辈子的经历倒是没多大的差别,他上辈子也差不多是十六岁左右就没去重华宫了,那时候是因为什么来着?对,是因为父皇病重,母后一直照顾父皇,精神头也不好,恰巧逃到乌斯藏的一支契丹族联合藏王室趁机骚扰边境,皇兄走不开,是他带兵击退的;等父皇母后过世后,他又请命去驻守边境,后来才有了“契丹之战。”
“对了父皇,李衔舟是被您派去北疆了吗?”
“怎么了?北疆的游牧民族,汉文化这块还不够深入,我就让李衔舟沿着去北疆的路,接受了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一起带去了北疆,开垦边疆,与北疆的百姓一起扎根。”
“没什么,您给我看看昭昭的封号呗~都有哪些呀?”
“全福儿,拿给宸王殿下看,让他也挑一挑。”
太和殿
“陛下到——”
“皇后娘娘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初帝牵着季云婵走到最上方落座,看着底下朝拜的文武百官:“平身吧,今日中秋佳节,大家都随意些。”
“谢陛下,谢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