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在暗示自己也没办法,如果不答应,恐怕连现在的职位都保不住。
“我明白,你是想说山水集团的老总赵瑞龙是赵立春的儿子。”高育良温和地解释。
“那我再问你,赵瑞龙违法了吗?或者山水集团做了什么坏事?”
“所有的程序都是按规矩来的,公开竞标,公平竞争。”
“你能因为赵瑞龙是谁的儿子,就想对他不利吗?”
“你能因为山水集团有点背景,就排斥它吗?”
“如果这样,那我再问你……”
“什么样的企业才算十全十美?才符合你的公平标准?”
说完这些,祁同伟发现自己没什么好说的了。
本来他是想劝高育良别靠近赵瑞龙,更别帮山水集团。
毕竟,
在过去的剧情中,吕州的月牙湖美食城项目,是坑了高育良的一大失误。
也害了不少百姓。
但现在,
经过这场讨论,高育良直接说服了祁同伟。
如果说之前他是用权势压人,现在则是摆事实讲道理,祁同伟反而不知如何作答。
“老师……”
稍微思索一下,祁同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苦笑问道:
“是我太主观了吗?”
高育良笑眯眯地反问:"当年我在学校给你们讲课时不是说了嘛,一旦认定谁犯罪,查案时就很难做到完全公平。"
"因为心里早就有偏见了,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各执一端。"
"山水集团最近两个月在京海有点名声,可老百姓对它评价不高。"
"不过同伟……"
"做管的得看清局势。"
"眼下京海正要全面发展,大力推动民营经济。"
"要是咱们连人家品行都要管,那还怎么发展?"
"乱世重才,治世重德。"
"现在的京海需要有大才的人……"
"再说啦,人家也没违法。"
先别管谁胜谁负。
就高育良这些话,祁同伟不得不服,不愧是老师。
可很快,祁同伟就反应过来了,他被高育良绕进去了。
"老师,您说不扶持建工集团是为了公平。"
"可把所有希望都押在山水集团上,这公平吗?"
"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这也能算公平竞争的结果?"
"难道外地来京海投资的企业全都不行了?"
高育良一听这话,笑得更开心了,好像看到自家孩子终于有点出息的模样。
"那个赵瑞龙肯定有问题。"
祁同伟依旧笃定地说:"高老师,我是警察,我特别相信自己的直觉。"
"我知道您又要说我太依赖经验了……"
"但我敢保证,甚至可以拍胸脯说,赵瑞龙绝对有问题。"
"只是我现在还没找到能让他坐牢的证据……"
"不过没关系,我有信心……很快,我就能揭穿山水集团那层伪装。"
高育良越听脸色越差。
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瞬间阴沉下来。
他气得摘下眼镜,重重摔在茶几上。
"祁同伟,你是铁了心要跟我对着干,是不是?"
"怎么着?我才来京海,扶持的第一家企业,你就想搞垮?"
"你是执法还是在打我的脸?"
对于高育良,祁同伟心里很矛盾。
这么聪明、有智慧的人,不该、也不能和赵家搅合在一起。
高育良或许看不清前路,但祁同伟看得清。
而且在以往的事里。
祁同伟当上省厅厅长,甚至想升副省时,高育良一直在尽力帮忙。
你可以认为高育良是为自己,但不能否认他对这个学生的关心与付出。
所以。
不论从前还是现在,祁同伟对高育良的敬佩,他都想替老师避开这个危险。
"老师,我……您别生气。"
祁同伟的目标是让高育良接受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与他对抗。
于是,他稍稍平复心情,换了种语气说道:
“老师,您觉得我到京海来,是专门来找您麻烦的吗?”
“你觉得呢?”
高育良依然余怒未消,瞪着他,冷冷地回应。
“你在东山的时候案件办得挺好,刚从危险中脱身,就跑到京海来说这些话。"
"你不是针对我,那你到底想对付谁?”
祁同伟既生气又觉得好笑。
“老师,我对您的尊敬和钦佩是真的。”
“好吧……那我就明说了……”
“您到京海主政,是因为赵立春的安排,对吧?”
“但您去吕州当副职,可不是赵立春的主意,而是梁群峰吧?”
“如今汉东的管场里,大家基本都按一个套路行事……”
“再过几年,赵立春可能会成为汉东的领头人。”
“所以现在那些政治嗅觉灵敏的人,尤其是像您这样的人,已经开始主动向赵家靠近。”
“老师,我说得对不对?”
高育良精明的地方在于,即便摆在眼前的都是事实,他也绝不会承认。
果然,听完祁同伟的话,他只是轻笑一声。
“祁同伟,你还在给我上课吗?”
“赵领导刚接手汉东经济发展的任务……”
“他打算给汉东开辟新的经济路径,改善营商环境。”
“这个想法和我在京海的工作思路很相似……”
“我作为本地负责人,响应上级号召,这就算巴结赵家了吗?”
看看!
这回答直截了当。
祁同伟总不能瞎编说自己能预测未来吧?
继续聊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