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阳光炽热的午后,烈日高悬,毫无保留地倾洒着光芒,烤得大地暖烘烘的 。孔军站在河边,身上那件洗得发白且满是补丁的旧衣,不仅沾满了汗水,还溅上了不少浑浊的泥水,显得愈发破旧不堪。他的头发被汗水浸湿,一缕缕地贴在满是疲惫的脸上,脚下的鞋子也开了胶,每走一步都发出 “噗呲” 的声响。
然而,他的眼神中却燃烧着炽热的斗志,那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此刻,他正与那条七八斤重的大罗非陷入僵持,双手紧紧握住鱼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臂的肌肉酸痛不已,仿佛下一秒就要抽筋。
平静的河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与悠悠飘荡的白云 。微风拂过,河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闪耀着细碎的金光。河畔的垂柳像是被这炎热的天气折服,低垂着细长的柳枝,无精打采地随风轻摆 。偶尔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停歇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为孔军加油助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罗非的力气渐渐耗尽,动作也变得迟缓起来。孔军瞅准时机,咬紧牙关,双腿微微弯曲,将全身的力量汇聚到双臂,猛地发力,大喝一声:“给我过来!” 他的声音在河边回荡,充满了力量。随着他的发力,大罗非被一点点拉近岸边。
在这紧张的时刻,周围的钓友们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水面。那个之前一直嘲笑孔军的黄发钓友,此刻也不自觉地凑到了近前,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惊讶与好奇,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家伙,看着挺狼狈,没想到还真有两下子。”
他忍不住上前一步,带着一丝不服气问道:“喂,你到底咋做到的?该不会是偷偷用了什么特殊手段吧?”
孔军一边专注地盯着水面,一边头也不回地说:“能有啥特殊手段,就是多琢磨、多练习呗。就像遛鱼的时候,你得顺着鱼的劲儿来,不能硬拉,不然很容易切线。你看我,刚才鱼往左冲,我就顺势把鱼竿往右带,卸去它的力气 。”
黄发钓友撇了撇嘴,半信半疑道:“就这么简单?我咋感觉没这么容易。”
孔军笑了笑说:“实践出真知,你多试试就知道了。”
一位穿着朴素的大妈原本在不远处遛弯,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她站在人群后面,探着脑袋张望着,忍不住对旁边的人说:“这小伙子看着怪可怜的,不过钓鱼的架势还挺专业。”
旁边一位大爷捋了捋胡子,点头附和:“是啊,说不定真能钓上来这条大鱼。”
一位背着书包的小男孩,眼睛亮晶晶的,充满好奇地从人群缝隙中挤进来,兴奋地问:“叔叔,这条鱼是不是很大呀?它会不会把你的鱼竿拉断?”
孔军一边紧紧盯着水面,一边笑着回答:“小朋友,放心吧,叔叔不会让它跑掉的,鱼竿也很结实呢!而且叔叔有办法,鱼力气大的时候,就把鱼竿举高,利用鱼竿的弹性缓冲它的拉力 ,这样鱼竿就不容易断啦。”
小男孩听了,用力地点点头,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还时不时踮起脚尖,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终于,孔军成功将大罗非收入鱼护。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又迅速投入到下一轮垂钓中。他如法炮制,凭借着对《乾坤钓法》的熟练运用,以及自己顽强的毅力,一条条大罗非接连入网。每钓上一条鱼,围观的群众都发出一阵惊叹。
那个大妈忍不住走上前,关切地问:“小伙子,你这钓了不少了吧,累不累啊?要不歇会儿?”
孔军笑着回答:“大妈,我不累,难得今天鱼口好,我想多钓几条。谢谢您关心!”
大妈看着孔军疲惫却又充满干劲的模样,笑着说:“真是个努力的孩子。”
这时,一位戴着鸭舌帽的年轻小伙却满脸怀疑地凑过来,语气带着一丝质疑:“兄弟,你说你这是自己琢磨的饵料,我看没这么简单吧,是不是在哪学了什么不传之秘?别藏着掖着,大家都是钓鱼爱好者,分享分享呗。”
孔军依旧保持着笑容,耐心解释:“真没藏着掖着,就是我自己平常瞎琢磨,试了好多回才找到这个配方,真没什么不传之秘。我跟你说,这饵料啊,得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域的鱼来调配。像现在天气热,罗非鱼喜欢腥味重的,我就多加了些虾粉和腥味添加剂 ,再调整下谷物的比例,让饵料的雾化效果更好,这样在水里的味型传播得远,鱼就更容易被吸引过来。”
年轻小伙一听,眉头皱得更紧,双手抱在胸前,提高音量道:“你这话谁能信?我在这河边钓了这么久,试过多少种配方都没你这效果,你别糊弄人了。”
孔军的笑容微微一滞,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无奈地说:“我真没骗你,每个人对鱼的习性理解不同,结果自然有差异。你可以按照我说的试试,说不定就有收获。”
年轻小伙却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嘴里还嘟囔着:“装什么高深,肯定有猫腻。”
不远处,几个结伴而来的年轻女孩一开始只是远远地看着,其中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捂嘴轻笑道:“看他穿成那样,能钓上鱼才怪,估计就是来凑个热闹。” 随着孔军不断钓上大罗非,她们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
另一个戴着眼镜的女孩惊讶地说:“哇,他还真厉害,看来人不可貌相啊!”
扎马尾的女孩也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还真是个钓鱼高手,是我小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