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没给他们问话的余地,直接让他们先挖,等挖出来之后再一起解释。
在从那半亩地里,挖出一堆1000多斤重的,像土疙瘩一样的东西后,顶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询问,林雅信口编着话。
“刚来这边时,盖房子、开荒地都暂时用不上我,去山上的人也足够多,我就想着去县城里多转转,找找机会。
然后,偶然从一个外域游商那里得到了一些种子,就是你们挖出来的这些东西。那人说这叫土豆,亩产极为可观,但其他人都不信,我瞧着好奇就买来试试看。
当时,我详细询问了种植方法,那游商说这土豆,每年3月到4月以及9月到10月,都可以种,种时,将土豆切块,每块至少要有一个芽眼,然后用清水浸泡后晾干再放入湿沙土中保持湿润,就能催芽,一般生长期是两三个月,只要伺候的好,亩产2500~3000斤不是问题,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的。
种子不多,只勉强种了半亩地,你们刚刚也称量过,半亩地有1000来斤的产量,确实是极为可观。
对了,那游商见我诚心要买,还告诉了我几个这东西的吃法,咱们试过之后再说吧。”
然后,林雅就带着一众人,将一些有损伤的土豆分出来,指使人洗净,炒了土豆丝,蒸了土豆泥,烤了土豆片,还有一部分直接整个放火堆里埋着的。
等一切做好后,每个人都尝了味道,皆面带惊喜之色。
有那年长的人更是赞不绝口,老泪纵横。
林雅和小叔易青山对视了一眼,只在他眼中看到了一片难言的深意。
但林雅没问,也不想多管,反正她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在特地强调了,土豆发芽后有毒,一定不能吃后,林雅就离开了。
之后的事,她不打算插手,推给小叔和林村长他们,让他们商量着处理了。
又一年,林雅13岁。
这一年,土豆在观山县附近开始普及开来。
不仅如此,还得到了观山县令100两银子的奖励。
那银子被林村长和易青山一起送到了林雅手里。
林雅拿着手中的银子想了想,只收了一半。
剩下的两个二十五两的银锭子,又退回到林村长手里,表明是捐给村里建学堂的。
一时,不仅是林村长,就连他身后围观看热闹的男男女女都怔住了。
个别人嘀咕出声的“要捐怎么不把100两都捐了”的酸言酸语,被众人猛烈的夸赞声给吞没了。
在身后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林村长看了看附近的小娃娃们,伸手接住了那50两银子,然后自觉的带着好听话不停往外冒的众人离开了。
虽然教书先生还没影,但学堂先建着,也有个指望不是。
林雅看着走远的众人笑了笑,又拿了一个二十五两的银锭子,直接塞在小叔怀里。
“小叔,那土豆我只管种,现在得县令嘉赏,这100两的事儿肯定有你的功劳,这二十五两就分给你了。正好你今年要去京城考试,正需要用钱呢。”
易青山接住银子,手边往林雅这边送,边笑道:“不用,我也得了好处,这功劳本就是你的,那土豆种出来了,就是福泽万民的大好事,你把钱收好,去京城的钱我有呢。”
林雅看易青山又递过来的手,直接给他按回去。
“小叔,你和我客气啥?该我得的我肯定会收的,你先拿着吧,都说穷家富路,京城那般繁华地界,需要的钱多着呢。”
“好吧,那我就收下,不和你客气了?”
看出自家这个小侄女的坚决和真心诚意,易青山也不再推辞,表现的更随意了些。
“嗯嗯,收吧收吧,咱们什么关系?不用客气。”
在林雅的随口回应中,土豆的事暂时告一段落。
这年秋天,环山村有三个好消息。
一是,当初逃荒,如今正正经经是环山村人的水谦泽考中了童生。
二是,环山村的易青山易秀才金榜有名,可以做官了。
三是,土豆的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并下令要普及天下,好让百姓以后都能多一些粮食,还赐下百两黄金给林雅。
这次这笔黄金到手,林雅一文没取。
林雅先拿出十两黄金给林村长,作为环山村学堂的维护、用度。
虽然现在还没有夫子,但是以后肯定会有的。
况且贡献出来这么多钱,那自己提的那些关于奖学金、贫困补助金、免费供应一部分次等笔墨纸砚、以及女孩也要给机会认字等提议,被答应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不管什么时候,孩子都是希望。
男孩是。
女孩也是。
环山村的孩子,有自己这个小仙女提携一下,可真是有福气呀!
剩下的90两金子,林雅直接递给林村长,让他们和县令打好招呼,然后找人修从环山村到观山县的路了。
那路她早就想修了,但是她不想掏自己身上的钱,也一直没有一个好机会。
但如今,这条件都达成了。
肯定要让自己以前的想法实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