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发现自己想当然了……
怎么说呢?
事情比他想象的还简单!
没错,就是更简单!!
他在苹果园里转悠了不到半个小时,大概二十分钟的样子,桶里就已经装了半桶知了猴。
逮的时候他也没具体数,但估摸着他这半桶得有一百多个。
这再逮下去,要不了多久,桶里就装满了,这还咋继续逮???
‘真多啊!’
刘青山前世没怎么逮过知了猴,因为这东西不好吃,逮了也没用。
后来生活好了,家里有油吃。
他这才知道原来这东西油炸一下,撒上辣椒面、孜然粉,竟然是那么美味!
所以,
他对于林子里的知了猴数量产生了巨大偏差,这里的知了猴数量远比他想要的要多得多。
说是随处可见有点夸张,
但基本上每棵树都有,不会让你从一棵树旁边走过,让你落空。
刘青山略一琢磨,就想明白了其中原因,这是工业化落后所带来的现象。
就比如,
这个年代的天空很蓝,空气很清新。
不但农村如此,就连那些大城市,北上广也都是。
再看看村里,
这时候村里的河水还没干,他们黑龙潭生产队自然形成的大水潭也还在,里面还有鱼有虾有乌龟。
工业化固然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但对于环境确实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也不知道工业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刘青山摇了摇头,扬声喊道:“青松!”
“哥,咋啦?”远处的刘青松回道。
“你去小妹那儿。”
“哦!”
片刻后,
刘青山、刘青松都聚到了刘紫苏那里,刘青山往他俩桶里一看。
嚯!
不比他桶里的少!
尤其是刘青松,他桶里都装了大半桶,里面的水都快淹不住知了猴了。
“得回去一趟,先把这些给送回去。”刘青山说。
刘青松道:“是哩,额就准备给你说咧!那额回去送吧哥,你和紫苏在这里接着逮。”
“行。”
想了想,
刘青山又道:“你回去把院里的池子放些水,将这些知了猴倒进去,来的时候你再拿两个大箩筐。快去快回,灯你也拿着吧,路上黑照个明。”
“好,你桶里的也倒我这里吧,我装满带回去。”
刘青山将自己桶里的知了猴全倒进刘青松的桶里,正好将他的桶给装满。
随即刘青松一手拎着桶,一手拎着煤油灯急匆匆往家赶。
……
过了半个多小时,
刘青松就又来了,还背了两个箩筐。
看到他来,刘青山招呼刘紫苏过来,两人都将自己桶里的知了猴倒进箩筐之中。
“青松,你带着小妹去逮吧,我把这箩筐先放进那头的水渠里泡着。”
刘青松应了声,便去了。
这北顶虽然是丘陵地,但这里有水,前些年公社搞大会战,动用了数千人在他们这里修了条水渠。
从那边的三山村苍龙岭生产队引水过来,浇灌岭上的地。
这会儿倒是方便了刘青山。
他提着箩筐来到水渠边,用灯照了下,里面果然明晃晃的,有水。
刘青山心里暗喜,直接将箩筐放进水中,箩筐有很多缝隙不隔水,很快里面就进了很多水,将里面的知了猴泡了起来。
为了防止箩筐被冲走,他又折了两根树枝将箩筐给简单拴了一下,还用两块大石头压着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