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常务,我哪里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我还是听您指示吧。”陆一鸣打算欲扬先抑,如果刘玉康真的想要测试他的能力,刘玉康一定会再度开口。
而且这样一来,陆一鸣就会给刘玉康留下一个既有能力,也是个恪守本分的好印象。
果不其然,刘玉康再度开口:“一鸣,你这样就太谦虚了,你来我身边也是来学习的,你就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你能写出那多好文章,足见你的思想是有深度的,你就大胆地畅所欲言。”刘玉康继续说道。
陆一鸣微微笑道:“刘常务,那我说一点我的想法,有不成熟或者不适宜的地方,请您批评指正。”
“十万亩林业经济项目,的确是存在疑点的。”
陆一鸣首先指出问题,随后继续开口道:“盘江村的村民委主任李有德和村民各执一词,这个有待印证。”
“可从林业站提供的数据上来看,盘江沿线的村民大多都是种植龙竹,并且数量还不少,从另一个侧面上来讲,盘江镇种植龙竹是有经验的,为什么一定要换树种呢?”
刘玉康自然能够从陆一鸣的话语中听出,龙竹的面积不小,直接砍掉的话,势必会对群众造成极大的损失,给社会增加不稳定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陆一鸣给刘玉康留了一个问题,龙竹种植是有经验的,为什么还以那么强硬的态度更换树种,他相信刘玉康一定会察觉这里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龙竹种植的面积不少,如果这部分的农户不同意,就意味这部分的林地没办法纳入项目林地,项目建设面积不足。”
刘玉康认真地听陆一鸣的话,他知道陆一鸣是有才能的,但没想到几句话就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他点了点头,这是对陆一鸣的肯定,随即问道:“针对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整改的措施吗?”
陆一鸣早就想好了建议,这本来就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在看到问题后,一定要站在刘玉康的立场上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起到给刘玉康做好参谋的作用。
“刘常务,我的建议是:一是尊重群众的意愿。他们几乎祖辈都生活在这个地方,他们是用历史的经验总结出,盘江这个地方适合种植的树种就是龙竹,建议将项目要实施的树种由桉树更换为龙竹。”
“二是请第三方进行评估。主要对项目的建设面积、种植树种效益、以及树苗的价格进行评估。”
第三方就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不与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具有独立性。
陆一鸣继续说道:“三是提高项目实施公司的准入条件。实施项目建设的公司,需要有种植、加工或者销售的能力。”
“或者让村民自主种植,再将项目资金以补贴的方式补贴给村民,验收合格后兑现资金,但必须签订合同,只能销售给与政府合作的企业。”
其实让村民签订合同,只能销售给与政府合作的企业,也是对村民产业的一种保护,给村民释放销路不用担心的信号,给村民吃一颗定心丸。
陆一鸣提出的三点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当于变更了项目的实施方式。
这些建议一旦被刘玉康采纳,那么陈洁玉他们几人的主意将会落空,这也是陆一鸣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