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时,笤复为众推以治水患。笤念往昔之法已不可复用,虽筑堤极厚,水犹存焉,仅治其标而未除其本,且恐后罹更甚之灾也。
思及此,笤决易治水之策。水难消弭,不经岁久蒸腾,弗能离此大地。遂思“与水共舞”之法——造船耳。
造舟当几何大?必可容人与生灵得以休养生息者也。笤既有筑“大坝”之能,若论造船,其成本更寡、效率益高、速度愈捷。
于笤之引领下,众人觅诸可造船之物,有木用木,有铁用铁,有石用石。如是,众齐心合力,一含诸般自然地理之“世纪方舟”乃成,幅员广袤,载沙漠、雨林、山地、平原、草原、沼泽、冰川诸般景致。
众人因庆与水共存,且颂笤之功绩,遂以笤之姓氏名此方舟曰“泽马里亚”。
众皆疑曰:“此非泽马利亚大陆由来之神话乎?家喻户晓者也,于如此重要之选举会言之,何为耶?”
弗利威尔乃起,示意众人勿复议论,曰:“米歇尔,吾知汝意矣。较波尔之理念,汝更愿推行‘与水共舞’之教义,即认同‘壬生寺’等地方信仰,与之共存之‘中庸’之道乎?且非独于寺庙,于他方势力亦秉持共存之道,欲使圣提亚洛教非强加之单一信仰,乃包纳万物之教会,然否?”
米歇尔未置可否。
弗利威尔遂言:“二候选人之布道之法皆已陈矣,吾信众人心中各有见地。吾且先述吾念。波尔乃前任教皇之忠卫,其赤诚之心,众皆可见。而米歇尔之思追本溯源,以重温‘泽马利亚’由来之法,告众人以兼容并蓄之布道途径。
于吾观之,二人皆欲以己法助圣提亚洛教破困局,二人之诚心皆现于所述布道之法中矣。然实践出真知,二人之理念虽皆或可解困局,然孰能真破困局,尚待时日验之。与其因布道理念有异而致教会内或生嫌隙隔阂,不若双管齐下,共行之。”
闻大祭司此言,众皆惊,岂可选出二教皇乎?
弗利威尔摇首,曰:“吾意如此,往昔教会唯设一总廷,何不另辟一副廷或曰‘陪廷’,以为布道之试验区。经试验,若法不可行,吾等即止之,若法得当,再于全大陆推而广之。”
闻弗利威尔言,有人犹豫,有人反对。
反对者以为,此举违教义,乃“修正主义”也。
更有人言,现二“圣廷”,实则分裂之举也!
弗利威尔怒目而视,俄顷,众皆噤声。
弗利威尔敛其威严,告众人曰:“汝等以为吾此大祭司何为者乎?徒食禄而无为乎!但有吾在,教会永为一体,谁敢为分裂之事,吾必先灭之!”
至于“修正主义”之论,弗利威尔亦解之。但有利于教会长远发展之布道,何来“修正主义”!若墨守成规,终致教会败亡,斯乃于教会损害至大者也!顺时改革“教义”,绝非“修正主义”,实乃“教义之新展”也!
闻大祭司言,众皆无异辞矣。
继而,乃议此二人之职事安排。
经审议会终决,波尔选为“总廷”之新教皇,续行“教皇新政”,继革除“圣女制度”,且全权处置“瓦伦西亚”教区之镇压诸事。
而米歇尔,则为沢玛利亚东部“副廷”之总负责者,协调壬生寺诸事。大祭司为之拟一新职名——“东之教督”。全权掌东部事宜,依教义,当效忠于总廷与波尔,然东部为试验区,可自治自理。
弗利威尔续任大祭司,协调二地,辅佐二“教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