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锦睿突然一下子就明白了苏明玉说的话。
“刺客的手法确实十分厉害,应当是非常了解火铳的人。
但是如你所见,工部根本都还没研制出来一把像样的火铳。
当年广胜寺主持带回来的那一把,在陛下那里。
那是一把由精铁打造而成的耐用火铳,只有用那样的火铳,才有可能达到那日行刺的效果。”
“你说的,我都知道。
刺客的火铳绝对不会出自你们工部,但人呢?
大夏除了你们,其他人对火铳一物,许多人连听都没听过。更没有接触到火铳的可能。
若是海外其他国家的刺客,其容貌与大夏子民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行刺后完全销声匿迹。”
程锦睿思索道:“有没有可能是人皮面具?实际上他确实不是大夏人?”
苏明玉看着他无语道:“你以为我没想过吗?
近几个月以来,所有进出京城的可疑之人,锦衣卫全部排查过一遍。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刺客,就是京城人士!”
苏明玉顿了顿,又想起了刚才那个马牙硝的事:“并且,我怀疑此事和二皇子有关。”
“你有证据?”程锦睿皱起眉道。
“八九不离十吧。”苏明玉说道,“所以程大人,你知道的会用火铳的人里面,有没有与二皇子相熟的?”
程锦睿没说话,但苏明玉没有错过他刚才眼神中微微闪过的一丝疑惑,又或者是不可置信。
苏明玉勾起唇道:“好了,我知道了。”
程锦睿惊慌的抬眼,可苏明玉却丝滑的站起身道:“我已经有答案了,程大人,打扰了,告辞。”
程锦睿漠然的看着苏明玉走出衙门,眼神微微一暗。
苏明玉离开工部后,吩咐几名锦衣卫去盯着程锦睿和工部左侍郎的行踪,又飞鸽传书安城去找孙千的下落。
等她安排好一切,不知不觉的已经走到了熟悉的巷口。
她轻轻推开门,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中。
只可惜三娘不在,不然此时定然还能闻着锅里的香气。
她在院中坐了一会儿,满脑子都是儿时与义父和三娘在一起的画面。
外面的更夫已经开始敲更,苏明玉站起身来,她没有时间了,今日也只能在此缅怀一小会儿,便得立刻回卫衙去。
正在她准备离开时,屋内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声。
苏明玉脚步顿住,疾步走了过去。
“三娘?”
屋内咳嗽的声音更加剧烈,她刚要推门,便被三娘厉声喝止。
“别进来!”三娘的声音沙哑的像消渴的老牛,“我得的是痨症,会传染的。”
苏明玉心底一沉:“您生病了,怎么没人告诉我?”
“是我不让他们说的。”三娘艰难的开口道,“你很忙,不应该因为我的事分心。”
苏明玉眼泪急得在眼眶里打转:“三娘你别怕,我这就去请太医!”
“没用的。”三娘说道,“太后娘娘已经请太医来看过了,没用的。”
苏明玉悔恨交加,恨不得破门而入。
“明玉,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如果我死了,你就去院子里的桃花树下挖一挖。
那里面,有你义父埋下的,你出生时就戴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