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渐暗了下来,柳薇和陆川也结束了今天的考察。
他们走在回店的路上,柳薇心里满是对未来创业的憧憬。
她想象着自己开了一家新的店,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
她觉得如果自己创业成功了,在这小镇上的地位肯定会更高,到时候就没有人敢轻易来招惹自己了。
她对陆川说:“今天考察了这么多,我对未来的创业更有信心了。”
陆川说:“是,只要咱们好好规划,肯定能成功的。”
回到店里后,柳薇还沉浸在对未来创业的想象中。
她坐在柜台后面,拿着记录考察情况的本子反复翻看。
陆川则在一旁整理着货架,他看着柳薇那副认真的模样,笑着说:“你也别太着急,这创业的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
柳薇应道:“我知道,但今天看到了那么多机会,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总想快点做点什么。”
第二天,柳薇早早地起了床,又拉着陆川去了商业街。
他们想再去一些昨天没来得及仔细考察的店铺,也想看看白天和晚上的商业氛围有什么不同。
他们走进了一家酒馆。酒馆里弥漫着酒气,几个酒客正坐在桌子旁喝酒聊天。
酒馆的老板是个身材壮实的男人,袒露着半个胸膛,胳膊上的肌肉鼓鼓的。
他看到柳薇和陆川进来,大声招呼道:“两位,是来喝酒还是找人?”
柳薇说:“老板,我们不喝酒,就是想和你聊聊酒馆的生意。”
老板皱了皱眉,“聊生意?你们是想在这附近开酒馆?”
陆川说:“我们就是先了解一下情况。老板,你这酒馆每天什么时候客人最多呀?”
老板想了想,说:“晚上客人最多,特别是那些干完活的苦力和路过的客商,都喜欢来喝上几杯。”
柳薇问:“那你这酒都是从哪儿进的货呢?价格怎么样?”
老板说:“我这酒是从镇上的酒坊进的,价格嘛,还算公道,毕竟量大有优惠。”
柳薇又问了一些关于酒馆菜品、座位数量之类的问题,还观察了一下酒馆的布局。
她发现这酒馆虽然客人不少,但环境有些嘈杂,而且桌椅摆放得很拥挤。
从酒馆出来后,柳薇对陆川说:“这酒馆的生意看起来不错,但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如果我们要开酒馆,一定要把环境搞好,让客人能舒舒服服地喝酒。”
陆川说:“是,但开酒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得考虑治安问题,毕竟喝多了酒容易闹事。”
柳薇点了点头,“这倒是,不过只要管理好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接着,他们来到了一家裁缝店。裁缝店的老板是个老妇人,眼睛不太好,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她正在给一件衣服缝扣子,看到柳薇和陆川进来,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说道:“两位是要做衣服吗?”
柳薇说:“老板,我们不做衣服,想问问你这裁缝店的生意情况。”
老妇人叹了口气,说:“现在生意不太好做啊,年轻人都喜欢去那些大的布庄买现成的衣服,来我这儿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了。”
陆川问:“那你这衣服的价格和那些布庄比起来怎么样?”
老妇人说:“我这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但还是没有竞争力。”
柳薇问:“那你有没有想过做一些特色的衣服呢?
比如根据客人的要求定制一些独特的款式。”老妇人摇了摇头,“我这眼睛不好使了,做那些复杂的款式有些吃力。”
柳薇觉得这裁缝店虽然面临困境,但也有机会。
如果能找到手艺好的裁缝,再加上一些新颖的设计,说不定能吸引很多客人。
他们继续考察着商业街的店铺,又走进了一家卖灯笼的店。
店里挂满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灯笼,十分喜庆。
店里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手脚很是麻利。
他看到柳薇和陆川进来,笑着说:“两位客官,看看灯笼吧,这马上就要过节了,买个灯笼挂在家里很是应景。”
柳薇说:“老板,你这灯笼都是自己做的吗?”
小伙子说:“大部分是我自己做的,有些复杂的款式是我和我爹一起做的。”
陆川问:“那你这灯笼的销量怎么样?”小伙子说:“还可以,不过主要是在过节的时候卖得好,平时就比较冷清。”
柳薇又问了一些关于灯笼制作成本和利润之类的问题,还仔细观察了灯笼的制作工艺。
她发现这灯笼的制作很有讲究,而且如果能在平时也找到一些销售渠道,这灯笼的生意也能做得更好。
柳薇和陆川在商业街考察了好几天,几乎把每一家店铺都了解了个遍。
他们把所有的考察结果都整理在一起,开始分析哪些生意适合自己做,哪些需要避开。
有一天,柳薇对陆川说:“我觉得咱们可以做一个综合的店铺,既卖一些特色的商品,像小饰品、陶器之类的,又能提供一些小吃和饮品。
这样顾客在我们店里既能买到东西,又能休息吃东西。”
陆川想了想,说:“这个想法不错,但这样的话,店铺的面积得足够大,而且人员的安排也很复杂。”
柳薇说:“面积的问题我们可以再找合适的地方,人员嘛,只要管理好了就不是问题。”
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柳薇和陆川又去拜访了一些有经验的商人。
他们找到一位做了多年生意的老商人,这老商人住在小镇的西边,是一座独门独院的房子。
柳薇和陆川到的时候,老商人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老商人头发稀疏,脸上布满了老年斑,但眼睛很是有神。
看到柳薇和陆川,他问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呀?”
柳薇说:“老先生,我们想做一个综合的生意,想听听您的意见。”
老商人请他们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然后说:“综合的生意不好做啊,你们得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
而且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要协调好,不能互相冲突。”
陆川说:“我们知道,所以想多听听您的经验。”
老商人说:“首先,你们得确定一个主打商品或者服务,让顾客一提到你们的店就想到这个。
然后,其他的商品和服务要围绕这个主打来进行搭配。
还有,人员的培训很重要,要让他们能熟练地介绍和推销各种商品。”
柳薇和陆川认真地听着老商人的话,觉得很是受益。
从老商人那里出来后,柳薇对陆川说:“这老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得重新调整一下我们的计划。”
陆川说:“是,不过这也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柳薇和陆川继续细化他们的创业计划。
他们根据考察的结果和老商人的建议,确定了以特色小饰品为主要商品,搭配一些陶器、小吃和饮品的综合店铺模式。
他们还计算了大概需要的资金,以及人员的数量和分工。
柳薇又开始在小镇上寻找合适的手艺人。她想找到一些能制作独特小饰品的工匠,还有能做出美味小吃的师傅。
她在小镇的各个角落里打听,终于找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
有一个老工匠,他制作的小饰品别具一格,用的材料也很特别。
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吃师傅,他做的点心香甜可口,而且还能做出各种形状。
陆川则在忙着寻找合适的店面。他看了很多地方,有的店面位置好但面积太小,有的面积大但租金太贵。
经过一番寻找,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地方。
这店面位于商业街的中心位置,面积适中,租金也在他们的预算之内。
柳薇和陆川把这些手艺人召集到一起,和他们详细地说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那些手艺人听了之后,都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们开始讨论具体的合作方式和分成比例。
在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柳薇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她对陆川说:“我们的店要有一个吸引人的名字,这样才能让顾客更容易记住。”
陆川说:“你说得对,那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柳薇想了想,说:“我觉得叫‘悦客坊’怎么样?
寓意是让顾客愉悦的地方。”陆川点了点头,“这个名字不错,简单又好记。”
随着计划的逐步推进,柳薇越来越兴奋。她觉得自己离创业成功又近了一步。
她开始想象着“悦客坊”开业后的情景,顾客们在店里挑选着小饰品,吃着美味的小吃,喝着香甜的饮品,而她则坐在柜台后面,得意地看着这一切。
柳薇和陆川又开始筹备店铺的装修。他们根据店铺的定位,设计了一种温馨而又有特色的装修风格。
他们选用了木质的货架,墙上挂着一些手工艺品,还有一些绿植点缀其中。
桌椅的选择也很讲究,既要舒适又要美观。
在装修的过程中,柳薇每天都会到店里去看看。
她看着店里一点点地变样,心里满是成就感。
她对工人师傅们也很是严格,哪里做得不好,她就会让他们重新做。
陆川则在一旁协调着各种关系,确保装修能够顺利进行。
终于,“悦客坊”装修完成了。柳薇和陆川站在店门口,看着焕然一新的店铺,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柳薇说:“这就是我们的心血,一定要让它成为小镇上最受欢迎的店铺。”
陆川说:“那是肯定的,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在开业之前,柳薇和陆川又做了很多宣传工作。
他们在小镇的各个地方张贴了海报,还请了一些人在街头巷尾发放传单。
他们把“悦客坊”的特色商品和服务都写在海报和传单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开业的那天,“悦客坊”门口热闹非凡。很多人都被吸引过来,想要看看这个新的店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柳薇和陆川站在店门口,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顾客。
顾客们走进店里,看到那些精美的小饰品、独特的陶器、美味的小吃和饮品,都赞不绝口。
柳薇在店里忙碌地穿梭着,给顾客介绍着商品和服务。
她看到顾客们满意的表情,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陆川则在后面指挥着伙计们,确保店里的一切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悦客坊”的生意越来越好。
柳薇和陆川的名声也在小镇上传播开来。那些曾经想找他们麻烦的人,看到他们现在这么成功,也不敢轻易招惹了。
柳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在小镇上过上了舒服得意的生活。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她也会继续努力,让“悦客坊”变得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