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东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精神力过度消耗他的眼中布满血丝,那是无数个“今日”里,无数次失败叠加的疲惫。
但他没有停下。
他开始摒弃直接模仿人间科技的思路。
那些精密的齿轮、轴承、半导体,是建立在特定材料科学和物理法则上的奇迹。
冥界的法则不同,能量形式迥异。
他不再强求‘复制’,而是尝试‘转译’。
阴铁在一次次高温熔炼与急速冷却中崩裂,发出令人牙酸的碎响。
魂力模拟的线路,如同失控的溪流,在铭刻的沟壑中肆意冲撞,瞬间烧毁承载的骨材。
某一个‘今日’,他凝视着一块魂晶时,一个念头划过脑海:为何执着于‘传导’?电路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与能量的驱动。
冥界的能量,魂力,似乎更擅长‘共鸣’与‘接收’。
就像某些特定的法阵,能够远距离呼应,传递信息。
能让某个物件,在远处接收指令与能量不就好了?
这个想法如同野草般疯长。
他开始将研究重心转向魂晶和各种蕴含微弱冥力波动的矿石。
他筛选、测试、铭刻不同的符文阵列,观察它们对特定魂力频率的反应。
失败依旧是家常便饭,魂晶碎裂,矿石化为齑粉,但他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他开始尝试构建一种全新的飞行器。
骨架用的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阴沉木,打磨得极其轻盈而坚韧。
‘翅膀’并非依靠空气动力,而是几片薄如蝉翼、铭刻着复杂聚能纹路的魂晶片,它们能在特定魂力激发下产生微弱的斥力场。
核心,则是一枚精心打磨、能够对特定冥力频率产生高度敏感共鸣的‘能量石’。这块能量石,是他耗费了不知多少个‘今日’,从上百种矿石中筛选、提纯、并用自身精神力反复温养铭刻而成。
没有复杂的发动机,没有传动轴,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控制器。
肖旭东站在空地上,手中握着一块稍大的、与飞行器核心能量石同源的‘母石’。
他闭上眼睛,精神力高度集中,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精纯的冥力,通过特定的频率,注入手中的母石。
嗡——
远处,那架停放在试验台上,形似怪异骨蝶的造物,核心的能量石倏然亮起,发出低沉的嗡鸣。
四片魂晶翼片微微震颤,并非扇动空气,而是扰动着周围粘稠的冥气,形成一个微小的力场。
整个机体,在一阵轻微的晃动后,缓缓离地,悬浮在了半空中。
寂无和寂流在一旁瞪大了眼睛,大气不敢出。
肖旭东额头汗水滑落,精神力如同绷紧的弦。
他尝试调整注入母石的冥力频率和强度。
“左…左移…” 他心中默念,同时改变冥力波动的指向性。
空中的骨蝶颤巍巍地,真的向左平移了数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