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里,老周吐着血沫狞笑。
"你爹当年在元山站私藏十二片闸瓦,老子亲眼看见他收金条!"姚玉玲突然摔出半本审讯记录:"1953年战俘营笔录显示,你是被策反的运输连文书!"红头绳系着的铜纽扣滚到老周眼前,背面编码与他脖颈刺青旁的弹疤严丝合缝。
江枫掀开库房地板,暗格里藏着台美制电台。发报键旁粘着片银杏叶,叶脉拓在电报纸上竟是西头四道的护坡结构图。老郑醉醺醺地拎着酒瓶进来,突然用瓶底砸碎电台:"当年江工往混凝土里掺弹片,是为加重路基防敌机轰炸!"
(红绳为证)
竣工仪式上,姚玉玲的红头绳系在新闸瓦的检测合格证上。
江枫将父亲茶缸埋进护坡,混凝土倾倒时惊飞一群白鹭。老郑往混凝土车洒了瓶二锅头:"老江,当年你骂我偷工减料,今儿这标号够硬!"
暴雨突至时,江枫在调度室发现姚玉玲的笔记。泛黄纸页粘着道红头绳,墨迹在潮湿空气里晕开:"1983年4月17日,西头四道实测承载力超设计值21%,疑与弹片骨料有关......"
(伏笔深埋)
夜班调车时,江枫发现新闸瓦异常磨损。
刮下的金属碎屑在放大镜下显出蜂窝状孔隙,与父亲私藏的"问题闸瓦"样本完全一致。姚玉玲的红头绳在探照灯下绷直如弦:"材料科新到的这批闸瓦,送货单签收人是郑师父!"
道岔转换的轰鸣声中,老郑的搪瓷缸滚到江枫脚边。缸底钢印在机油浸泡下终于清晰可辨——,元山站大轰炸的日期,此刻正烙在新中国铁路的钢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