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晚看着欧阳和刘爱军带回来的装置与武器,心中燃起新的希望。她深知,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里,仅靠现有的防御手段远远不够,必须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目光扫过那堆物件,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研究无人机。
“大家先别忙着高兴,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我们还得有更长远的打算。”安晚神色凝重地说道,“我们要研究无人机。”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都露出疑惑的神情。欧阳挠挠头,满脸不解:“无人机?安晚,这冰天雪地的,研究那玩意儿有啥用?我们现在防御工事还没修好,粮食也紧张,哪有精力搞这个?”
刘爱军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安晚,虽说科技是重要,可当下这些难题不解决,研究无人机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了?”
蓝心则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安晚,你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研究无人机?”
安晚看着众人,耐心解释道:“大家想想,我们目前面临着敌人的威胁、物资的短缺,还有各种未知的危险。无人机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它能在远距离进行侦察,提前发现敌人的动向,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防御。而且,还能用于物资运输,在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下,无人机可以轻松穿越,为我们寻找更多的资源。
听了安晚的解释,蓝心眼中闪过一丝认同:安晚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
无人机要是研究成功,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应对能力。
但欧阳还是有些不以为然:话是这么说?可研究无人机谈何容易?我们既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也缺少专业的人才,这不是异想天开嘛?
安晚看着欧阳,认真地说:欧阳,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尝试。
之前研制洗髓丹、太阳能取暖电炉子,哪一项不是困难重重?
但我们不都成功了吗?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刘爱军也若有所思地说:安晚说得对,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也许可以从现有的科研人员中,挑选一些有相关基础的,再在营地内征集对机械、电子感兴趣的人,组成研究小组。
安晚点头赞同:刘爱军说得没错。
我们先组建团队,然后从那些废弃的装置和武器里,寻找可用的零件和技术,说不定能从中获得灵感。
于是,在安晚的号召下,营地迅速行动起来。
科研团队中,一些对机械和电子技术有研究的人员主动报名,同时,营地内不少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年轻人也纷纷响应。
很快,一支临时的无人机研究小组便组建完成。
安晚站在研究小组面前,神情严肃而充满期待:各位,我们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一个提升营地实力的绝佳机会。
研究无人机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虽然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大家的能力。
小组负责人老张推了推眼镜,信心满满地说道:安晚,你放心。
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争取早日研制出无人机。
然而,研究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诸多难题。
首先是资料匮乏,关于无人机的设计原理和制造技术,在这末世中几乎难以寻觅。
老张满脸愁容地找到安晚,安晚,这资料太少了,我们很多设计思路都缺乏依据,这可怎么办?
安晚思索片刻后说道:老张,我们不能只依赖现成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