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能源获取的局限性
木卫二基地的能源实验室里,林轩机械身躯的关节发出齿轮转动的细微声响,电子语音抱怨道:"我说量子之芯,咱要是真铁了心搞跨系远航,这能源问题怕不是得把咱CPU都烧穿咯!"
林轩金属手掌重重拍在操作台,震得能源数据瀑布都泛起涟漪,"就好比拿根蜡烛想照亮整个紫禁城,痴人说梦都不带这么离谱的!就靠这超微型核聚变装置,连太阳系的边儿都摸不到,更别说跨星系了!"
量子之芯语调冰冷如机械齿轮咬合:"指挥官,根据木卫二基地最新天文观测数据,若以当前装置提供动力,完成一次跨星系航行所需燃料,需将整个木卫二质量的12%转化为氘氚燃料。
即便采用电磁力捕获星际氢原子方案,在氢原子平均密度每立方米0.12个的星际空间,以直径100公里的环形捕获器运行,每百年仅能收集到相当于1吨氢的能源,效率不足3%。
同时,捕获过程受宇宙磁场干扰,误差范围难以控制,且氢原子提纯需要消耗大量额外能源。"
"好家伙!合着造个比基地还大的捕氢网,忙活一百年才够烧壶水?"林轩的机械眼红光频闪,电子显示屏切换成星际物质分布图,稀疏的氢原子标识如同散落的芝麻,"那些科幻小说里的文明,动不动就能利用恒星能源,咱倒好,连氢原子都收集不利索!要是在航行途中燃料耗尽,咱就得在宇宙里当漂流瓶!"
突然,实验室警报大作,ROB1号的机械声响起:"检测到木星辐射带高能粒子流异常增强,基地防护罩能耗上升40%!"
林轩的机械身躯迅速转向控制台,金属脚掌与地面摩擦出刺耳声响:"瞧瞧这事儿!还没出发就状况百出,宇宙环境处处跟咱作对!"
他一边疯狂敲击键盘,量子态意识流与量子之芯高速交互,一边嘟囔,"必须加快研究进度,把小行星采矿制氢、太阳能帆板强化这些方案全拉出来遛遛,再研究研究能不能从行星大气里提取燃料,哪怕有一丝希望也得试试!"
6.2 机械身躯的潜在故障风险
基地地下的机械维修舱内,林轩正用纳米探针仔细检查核心处理器,机械手指动作小心翼翼。"这机械身板,真是让人操碎了心!"他的电子语音带着无奈,"跨星系航行动辄几百年、上千年,微流星体撞击、宇宙射线辐射、电磁脉冲干扰,哪个都能让我"趴窝"!"
量子之芯立刻回应:"检测到核心处理器散热层存在0.002毫米微裂纹,在宇宙射线持续轰击下,预计200小时后引发热失控。常规修复方案成功率仅21.3%。若航行途中发生核心部件损坏,以当前技术水平,修复时间将超过50个地球年,远超飞船物资储备周期。"
"才两成概率?这跟掷骰子赌命有啥区别!"林轩气得将探针重重拍在操作台,震得周边零件四散漂浮。
他的量子态意识流突然灵光一闪:"对了!上次从木卫四冰层提取的微生物,经过基因改造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