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宋大学士,赵清虎立马就意识到,宋天赐绝对是老大人的老来得子。
毕竟,这位翰林院大学士,看上去年纪不小了,头发胡子都是雪白的。
按照宋天赐的年纪来算,至少都是四五十岁的时候生的。
老当益壮啊!
宋大学士倒也不是老顽固,只是,也没有侯府对赵清虎亲近,毕竟双方利益纠缠不深。
老人家关心的,是赵清虎对农业方面的专业。
你这不是问到了点子上吗。
你要跟我聊学问,古代这些微言大义,我赵清虎还真的接不住。
可聊农业,随随便便一些现代见闻,就能碾压当代。
宾主尽欢,赵清虎上马车回侯府的时候,还是王管事搀扶的。
没得办法,老大人年纪大,辈分高,而且劝人喝酒,那都是一套一套的,兴奋之时还能站起来舞上一段。
虽说是衣冠老朽,可骨子里的文人习性,那是根深蒂固。
张嘴总也要带一些微言大义,尽兴的时候,动动老胳膊腿,甚至是敲着桌子唱上一两句,也是可以的。
时间匆匆,五月三十日,赵清虎早早就起床。
不得不说,古代上朝的文武百官是真辛苦。
威宁侯府算是距离皇城最近的,即便如此,赵清虎也需要早上四点起床。
穿戴洗漱,吃过早饭上轿,等抵达宫门口,已经是早上五点。
赵清虎赶到的时候,宫门口已经有不少轿子了。
灯火点点,赵清虎顺着火光看向了不远处,有一些小食摊子,不少身穿官袍的官员在照顾生意。
类似侯府,能一大早起来就准备好早餐的府邸还是少的。
一些清水衙门的官员,会在这些早餐摊充饥。一大早就聚集过来的,可不仅仅是上早朝的,也有入宫办公的一些底层官吏。
随着官员聚集,现场也热闹了起来。
见王传宗下了轿子,赵清虎也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三郎、四郎两个,连忙靠了过来。
一群京官之中,赵清虎这七品官的穿戴,立马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特别是,三郎手中撑开的万民伞。
之前,就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好奇心。
那黑暗中扫过来的透亮的一对对眼珠子,看的三郎浑身发毛。
见到赵清虎,不少人都反应过来。
是小神农来了。
几乎所有人的眼神都在赵清虎以及那万民伞之间逡巡。
不得不说,这位小神农是会来事的。
他们这些京官,可没机会弄这东西回来。
即便是曾经外任过,也很少有人能拿到万民伞。
更何况,是直接给皇帝陛下的。
特殊情况下,他们有机会,那就是外派出去赈灾的时候。
若是运气好,赈灾做得好,万民感念陛下仁德,在乡中耆老的带领下,会有万民伞给朝廷,给皇帝陛下。
但是,赈灾基本上得不到万民伞。
不管是旱灾、蝗灾、洪灾,何处不死人?
那可不是几个人、十几个人,一旦开始死人,是数万,十几万的死。
即便朝廷有赈灾钱粮,也是杯水车薪,最后能救下来的人也很少,谁有闲心思给你朝廷上万民伞感谢君恩啊?
犹记得,太祖年间,就有人外派赈灾,弄了一柄万民伞回来。
可结果如何?
太祖可是从民间杀上来的,经历乱世,岂能不知道受灾的区域是什么情况?
派人出去一查,得知这万民伞是赈灾钦差强行索要,豪神氏族凑出来的,那一次杀的人,听闻刽子手的刀都砍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