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151章 《鹤岗光影:铁辙京韵铸词魂》

第151章 《鹤岗光影:铁辙京韵铸词魂》

煜明的目光被岩壁上的粉笔字吸引:“‘老王头,下井前记得吃热乎饭’——这是谁写的?”繁阳声音低沉:“是1976年透水事故中遇难的矿工,他妻子每年都会来补描。”明远忽然从帆布包取出个锡盒,里面是煤矿工人送的煤精石:“他们说,这石头能刻词。”

矿灯在煤壁投下晃动的影子,恍若无数佝偻的脊背在负重前行。煜明想起《云麓词话》里论“词骨”的章节,忽然明白为何明远总说“真正的词心在泥里”——这煤层里嵌着的,不正是千万个“老王头”的人生么?

“你听。”明远忽然按住煜明的肩膀。远处传来隐约的铁轨震动声,像大地的脉搏。繁阳轻声说:“这是运煤列车过兴安台,二十八节车厢,节调节奏都不一样。”煜明闭上眼睛,竟从这震动中听出了平仄韵律,如《水调歌头》的长调,沉雄而苍凉。

四·光影寻踪:镜头深处觅诗痕

正月十五,鹤岗文化宫试映《光影纪事》样片。

当银幕上出现蒸汽机车喷薄而出的白雾时,前排的老工人忽然哽咽。煜明瞥见明远在黑暗中抹了下眼角,他知道,那不是煤灰,是看到“百年铁辙”终于化作光影时的热望。繁阳坐在角落,手里攥着祖父留下的铁路徽章,金属扣在掌心硌出红印。

“‘冰天自有燃灯者’,”明远忽然在耳畔低语,“你新词里这句,说的不就是老高这样的人?”煜明望着银幕上闪过的京剧脸谱,想起马四喜后人在台上舞剑的画面——剑光映着煤尘,竟比《霸王别姬》更见风骨。

散场后,三人坐在文化宫台阶上吃烤红薯。明远指着漫天孔明灯:“你看,每个灯里都写着心事。”煜明摸出小楷笔,在灯面上题了句“词心似火,照破寒夜”,目送它摇摇晃晃升向星空,恰似无数普通人的故事,终将在时光里凝成诗行。

五·别绪:雪泥鸿爪印心笺

二月初二,煜明要返程了。

明远送他到火车站,铁轨上的积雪被蒸汽机车融出蜿蜒的痕,恰似蛇年词里的“蓄势待时迁”。“下次来,带你去看兴山站的百年水塔。”明远往他行囊里塞了包沙糖橘,“甜的,败火。”

煜明摸着橘子上的霜气,忽然想起煤矿巷道里的粉笔字。他掏出随身带的澄心堂纸,就着站台路灯写下:“与明远兄访鹤岗,观铁辙之沉雄,感氍毹之苍凉,叹煤火之温热。方知词心不在风花雪月,而在‘照破苍茫’的担当。昔人以词记山水,今人以影存春秋,皆为文明铸魂。愿吾辈如鹤岗之煤,深埋时蓄光热,燃烧时照山河——此为光影纪事,亦为词心真义。”

汽笛长鸣,明远的身影在雪雾中渐成小点。煜明靠窗而坐,见站台上的信号灯次第亮起,红黄绿三色交织,竟似词牌里的平仄符号,在暮色中谱写出一曲关于坚守与传承的长调。

尾章·心灯:人间烟火皆词料

三月初七,洛阳回暖。

煜明在书房整理鹤岗带回的素材,煤精石镇纸下压着张老照片——明远与繁阳站在蒸汽机车头前,两人身后是望不到边的雪原。墨砚端来新煮的奶茶,见案上《云麓词心录》新章写道:“鹤岗之行,见三‘光’:铁轨映日之光,氍毹映戏之光,煤火映心之光。繁阳们以镜头为笔,我们以词章为刃,皆在做同一件事——让岁月有痕,让人间有光。词心何似?当如矿灯穿透煤层,似氍毹承接粉墨,若铁轨延伸向远方:不为登高望远,只为在尘埃里,种出诗的芽。”

搁笔时,窗外传来卖糖画的梆子声。煜明望着糖稀在青石板上凝成的蝴蝶,忽然明白:这人间烟火里的每一道辙印、每一声唱腔、每一粒煤屑,皆是天地间未完成的词句,等着有心人俯身拾起,研成墨,写成诗。

(全文完)

创作手记

本章以纪实散文《光影中的追光者》为灵感,将镜头语言转化为文学意象,延续“词心即人间灯火”的主题。通过“铁轨寻史”“戏楼拾韵”“煤巷探微”等场景,将鹤岗的铁路、京剧、煤矿三线并置,以“光影-文字-记忆”的三重镜像,构建起对城市文明的立体书写。友情线以“分食面包”“站台赠橘”等日常细节贯穿,展现知己间“不诉衷肠,自懂山河”的默契。文中新词《鹧鸪天》化用纪实场景,“燃灯者”意象既呼应繁阳的纪录片创作,亦升华至词人心系苍生的精神内核。结尾以糖画蝴蝶收束,将宏大叙事落回人间烟火,延续“词心在尘埃里发芽”的创作哲学,使历史厚重感与现世温情自然交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气候边缘醉酒情话发错,女总裁要做我老婆重生末世,我有生机空间乐队:我是音卫兵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天算长安纵横万界:从华母星做圣王开始末世囤货之我有一座冷战基地星河探迹1:尼比鲁往事我在恑神游戏剃魂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