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星辰引擎
杨龙推开气密门时,扑面而来的是冷却液与咖啡混合的独特气味。占地两千平的实验室内,一百二十名工程师正在各自的工作站前忙碌。蔡浩宇站在中央的全息沙盘前,双手快速划动着《星辰OL》的量子计算节点分布图,十几个技术组长围着他调整参数。
"杨总!"硬件负责人陈明快步走来,眼下的青黑显示他至少熬了三个通宵,"第三代神经接驳器的原型测试又失败了,信号衰减率还是超出标准值七倍。"
杨龙接过数据板,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一串红色曲线。透过玻璃幕墙,他能看到隔壁实验室里,豆苗正带着五个实习生解剖一台报废的头环设备,桌上散落的零件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
"问题出在量子隧穿效应。"蔡浩宇突然出现在杨龙身侧,白大褂上沾着电路板烧焦的痕迹,"民用级材料承受不住神经信号的峰值负载。"他调出一段三维模拟,"但我们在《原神》角色情感算法里找到个取巧的办法——"
模拟画面中,一个简化版的NPC正在与玩家对话。当系统检测到复杂情绪时,会自动切换到预设的微表情库,而非实时生成。
"混合架构?"杨龙皱眉。
"过渡方案。"蔡浩宇推了推裂了条缝的眼镜,"先用传统动画弥补硬件缺陷,等量子芯片量产成本下降再..."
他的话被一阵刺耳的警报打断。实验室西北角的量子计算阵列亮起红灯,冷却系统喷出大量白雾。三个工程师立刻冲向控制台,其中一人大喊:"第七节点又过载了!AI城市模拟要崩溃!"
杨龙大步走向故障区。透过蒸腾的冷雾,他看到主屏幕上《星辰OL》的翡翠城正在数据风暴中崩塌——建筑化为像素洪流,NPC们定格在惊恐的表情上。这正是上周测试中出现过的自主意识觉醒前兆。
"强制休眠!"蔡浩宇厉声道,"保留核心记忆模块!"
豆苗不知何时挤到了控制台前,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出残影:"不行!直接断电会损伤情感成长模型!"她突然调出一个隐藏界面,"用《星辰之舞》的旧协议做软着陆!"
杨龙看着女儿输入二十年前的命令行代码。屏幕上的崩溃奇迹般减缓,城市废墟中竟有零星几个NPC保持着完整形态——正是上次测试中与玩家互动最多的老园丁和药剂师阿尔文。
"见鬼了..."一个工程师喃喃道,"他们在...保护数据完整性?"
警报解除时,实验室已是一片狼藉。杨龙扶起倒下的咖啡杯,发现豆豆正蹲在角落给一个扭伤手腕的实习生包扎。她抬头对上杨龙的视线,用口型说了句"药在左边口袋"。
杨龙摸出胃药吞下,苦涩在舌尖蔓延。他走向环形会议桌时,蔡浩宇已经在白板上写满公式:"各位,我们得承认现实——完全体《星辰OL》的硬件需求,短期内无法民用化。"
会议室鸦雀无声。窗外,晨光正掠过玻璃幕墙群。
"分阶段推进。"杨龙敲了敲桌面,"第一阶段:用现有VR设备跑简化版AI,重点打磨《沈园柳》这类线性叙事。"他调出昨晚的测试数据,"虽然自由度降低,但情感共鸣指数仍达65%。"
"第二阶段呢?"豆苗追问。
蔡浩宇接过话题:"等量子芯片突破28纳米制程。"他展示一枚邮票大小的原型芯片,"中芯国际的试产线明年投产,成本能压到现在的十分之一。"
会议持续到正午。当各组长领到任务散去后,杨龙发现豆豆留在最后,正往他保温杯里加枸杞。
"你给实习生用的医用胶带。"杨龙突然说,"是从我备用药箱拿的?"
豆豆旋紧杯盖,唇角微翘:"上周你去医院时,张医生给了三卷。"她将杯子推过来,杯底压着张便签:【18:00前喝完】。
实验室再次忙碌起来。杨龙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工程师们如同精密仪器般各司其职——陈明带队拆解第五代头环故障点,蔡浩宇在量子计算机前优化神经网络架构,豆苗的小组正在测试简化版情感引擎。而远处独立工作区内,豆豆正指导美术组调整《沈园柳》的宋代服饰数据库,她偶尔抬头的目光穿过忙碌的人群,与杨龙隔空相接。
凌晨四点十七分,辰星科技主控室的量子计算机阵列发出嗡鸣。
杨龙推开实验室的防辐射门时,七百二十块GPU组成的渲染矩阵正在全功率运转,散热系统喷出的冷雾在地面形成细小的冰晶。蔡浩宇站在中央全息沙盘前,双手快速划动着不断变化的参数流,三十多名工程师围着十二块透明显示屏激烈讨论。
"第七次大规模生成了。"首席架构师张毅摘下被雾气模糊的眼镜,"关键词组合"南宋+爱情悲剧+沈园",系统自主衍生出四百七十二个剧情分支。"
杨龙接过全息平板,指尖划过不断刷新的数据流。屏幕上的《星辰OL》世界生成器正在实时构建场景——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只是其中一粒微尘,系统已经自主创造出"岳飞与李娃"、"苏轼与王弗"等三百多组平行叙事。每个故事里,NPC都拥有完整的人生轨迹与情感逻辑。
"情感引擎的进化速度超出预期。"蔡浩宇调出神经网络图谱,复杂的光路在空气中交织成树状结构,"特别是当我们接入《全宋词》语料库后,AI开始理解中国式含蓄情感的表达方式。"
玻璃幕墙外突然亮起警示灯。豆苗带着硬件组冲进隔壁的量子实验室,她手里那台原型机正冒着可疑的青烟。陆子浮紧跟其后,眼镜片上反射着故障代码的红光。
"又烧了?"杨龙按下通话键。
豆苗的声音混着电流杂音传来:"第六代神经接驳器的情感反馈模块还是扛不住峰值负载......"她突然侧身让镜头对准实验台,"但陈明老师想了个邪门办法!"
画面里,六十多岁的硬件总工程师陈明正把游戏手柄芯片焊接到头环主板上。"既然暂时做不出高精度设备,"老人头也不抬地说,"那就让玩家用手柄辅助输入情绪信号。"
杨龙挑眉。这个看似倒退的设计,却巧妙规避了量子芯片的制程瓶颈。他刚要说话,胃部突然传来尖锐的刺痛——连续48小时未进食的身体在抗议。
一杯温热的豆浆突然出现在控制台上。豆豆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侧,杯底压着的便签写着:【加了三勺蜂蜜,不许剩】。她另一只手还拿着刚测试完的《星辰OL》剧本评估报告,页边密密麻麻全是批注。
"系统生成的"苏轼悼亡妻"剧本有问题。"豆豆翻开其中一页,"AI把"十年生死两茫茫"理解成了具象的时空阻隔,但实际是心理距离......"
她的声音突然被警报打断。主屏幕上,正在生成的"梁祝"世界突然数据紊乱,祝英台的形象不断在男女装束间闪烁。
"语义歧义触发逻辑冲突!"张毅大喊,"AI无法确定女扮男装是否属于欺骗行为——"
蔡浩宇猛地扑到控制台前:"启动道德约束模块!接入《礼记》数据库!"
杨龙看着工程师们疯狂输入命令。在千钧一发之际,系统终于稳定下来。屏幕上的祝英台恢复成书院学子装扮,但眼中多了分原剧本没有的忧郁——AI自主添加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
"见鬼......"一个年轻程序员喃喃道,"它在理解中国文化精髓。"
晨光透过特种玻璃洒进实验室时,杨龙召集了核心团队。全息投影展示着令人振奋的数据:《星辰OL》的世界生成器已经能基于简单关键词,创造出符合史实逻辑的完整叙事。而更惊人的是,AI开始掌握"留白"的艺术——在"岳飞临刑前"的剧情里,系统自动生成了狱卒偷偷递酒的细节,这种史书未载却合情合理的创作,正是人类编剧的常用手法。
"硬件仍是瓶颈。"陈明敲了敲冒烟的原型机,"但如果我们把情感反馈分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