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他们,辰星不做替代品。"杨龙合上文件,"我们要做的是下一个时代的东西。"
彭旭挑了挑眉:"你总是这么..."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
杨龙接起电话,是蔡浩宇。"能来米哈游一趟吗?"对方的声音有些疲惫,"关于...豆苗的事。"
半小时后,杨龙站在米哈游总部大楼的会议室里。透过玻璃墙,他能看见豆苗正激动地和一群策划争论着什么,她的脸颊泛红,手里挥舞着一叠厚厚的纸张。
蔡浩宇走过来,眼下挂着明显的黑眼圈。"她从早上七点就在这里了,"他苦笑道,"拿着整整二十三页的剧情分析报告。"
杨龙注视着女儿神采飞扬的样子,突然想起她五岁时,举着歪歪扭扭的涂鸦跑到自己面前的样子。那时的眼神和现在一模一样——纯粹而热烈。
"她提的方案其实很有见地。"蔡浩宇低声说,"但你知道,商业决策不是那么简单..."
杨龙点点头。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种两难——艺术追求与商业现实的永恒矛盾。
会议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当豆苗终于走出来时,她的表情复杂得难以解读。杨龙没有立即询问结果,只是递给她一瓶水。
"他们同意...部分修改。"豆苗的声音有些嘶哑,"不是推翻重做,而是在后续版本里补充更多背景故事。"她咬着嘴唇,"这不够,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杨龙轻轻搂住女儿的肩膀。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创作者的成长——从追求绝对的完美,到学会在不完美中寻找平衡。
回程的车上,豆苗靠在车窗上,疲惫地闭上眼睛。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在她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爸,"她突然开口,"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杨龙注视着前方的道路,思考了片刻。"我会坚持自己的判断,"他缓缓说道,"但同时也会认真倾听玩家的声音。创作不是独白,而是一场对话。"
豆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回到家时,豆豆已经准备好了晚餐。餐桌上摆着豆苗最爱吃的糖醋排骨,香气弥漫在整个餐厅。这个小小的仪式感,是他们家多年来的默契——无论发生什么,总要好好吃一顿饭。
"我有个想法。"豆苗突然放下筷子,"我想做一个玩家调查,真正了解他们不满的核心是什么。"
豆豆微笑着给她夹了一块排骨:"需要妈妈帮忙设计问卷吗?"
"嗯!"豆苗的眼睛亮了起来,"还有,爸,能不能借我几个数据分析师?"
杨龙笑着点头:"明天就让他们找你报到。"
夜深了,杨龙站在阳台上,望着杭州璀璨的夜景。豆豆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温热的蜂蜜水。
"她长大了。"豆豆轻声说。
杨龙接过杯子,指尖碰到妻子温暖的手。"是啊,"他感叹道,"学会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不满,这比什么都重要。"
卧室里传来豆苗敲击键盘的声音,她在连夜修改自己的方案。那急促的敲击声,像极了二十年前哈尔滨的小办公室里,豆豆熬夜赶稿时的声音。
手机震动起来,是蔡浩宇发来的消息:"看了豆苗的完整方案,很有价值。另外,《辰星OL》的基础架构测试很顺利,下周要不要来看看?"
杨龙回复了一个"好"字,抬头望向星空。那些星辰亘古不变,而人间的故事永远在更新。属于他们的篇章,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