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也不是有多着急询问这事儿,主要是为了转移话题,免得一提外贸定单这些家伙就要碰杯。
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左膀右臂,喝坏了哪一个都是巨大的损失。
等大家喝的差不多了,方唯主动叫停,结束了今天的聚餐。
合作社的秋收比其他乡要提前半个月到二十天,育种中心和瑶寨跟社里的秋收时间差不多,都比其他地方要早。
大家早已习惯了这个现象,包括蔬菜大棚培育作物的超常规生长周期。
在育种和农业生产这些领域,方唯就是传奇的存在,他不需要面对任何人的质疑进行解释,他定下来的事情就是规矩。
别说秋收的时间比别人早,就是合作社一年生产三季稻,别人也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什么是权威?这就是权威。
第二天。
方唯刚到办公室,就有人送来了详细的统计报表。
南光四号】稻种的亩产平均为1600斤,与上一季基本持平。农优82】稻种的亩产为1350斤,比上一季有些许的增加。
信息提示,农优82】不仅达到了产量的极限,而且几年后也不存在异变的可能。
方唯对于这款粳稻杂交水稻很满意,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农优82】稻种在细分领域会继续称王,十年内都不可能被超越。
如果想要得到品质更好、产品更高的粳稻杂交水稻,就只能另起炉灶,重新进行筛选培育。运气好的话,几年就能成功,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要费十数年的时间。
因此,这款稻种会存续很长时间。
接下来,合作社开始对外销售两种稻种。之前社里引入了预售机制,稻种的供应当然要优先供应缴纳定金的客户,剩下的才会公开发售。
销售的情况依然良好,尤其是农优82】稻种的客户遍布大江南北,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大东北的客户。
可以这样说,若论影响力之大、辐射地域之广阔,南光四号】都比不上农优82】。
“方支书,忙着呢?”
“还好,元恩,什么事?”
方唯抬头看到邓元恩走了进来,他便放下了手里的报表,示意对方坐下说话。
“支书,运输队的车辆还是不够用,我这里有一份申请报告,申请再购入50辆大货车以及20辆冷藏车。”
邓元恩直接把手里的申请报告递给了方唯,然后自己去泡了一杯茶等着对方表态。
这两年,运输队发展的很快,目前拥有各种车辆达到了70台,业务遍及多个省份。先不说外接的运单,就是社里的运输任务都忙不完。
比如像“瑶岭猪”的定点运输、竹器厂的各种家具和竹器的运输,辣椒酱厂的系列产品运输等等,运输量大的惊人。
随着业务的发展,队里的车辆明显不够用了,邓元恩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方唯接过报告扫了一眼,然后就放在了桌子上,起身去泡了两杯茶然后坐在了对方的身边。
“车辆的事情一会再说,有个事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社里决定成立单独核算的运输公司,你是想继续留在农机大队还是愿意去运输公司当经理?”
随着运输队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合作社研究过这个问题,各位理事一致同意把运输队从农机大队分出来,成立新的运输公司。
方唯现在就是为新公司的成立挑选合适的管理人员,如果邓元恩愿意去运输公司当经理,那就再好不过了。
邓元恩这些年的进步很明显,农机大队在他的带领之下,成绩斐然,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不光是方唯,其他理事都对他的印象很好。
“啊?这就要拆分农机大队了?”
邓元恩面对这个消息有点难以接受,显得很茫然。
“是啊,不拆分不行了。农机大队和运输队的业务本来就没多少相关,再加上运输业务发展的很快,再置于农机大队之下就很不合适。”
方唯耐心的给对方解释了一下,这件事已成定局,不需要想太多。
邓元恩只能无奈的接受,想了一会说道:“要是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去运输公司。农机大队早已走上了正轨,运输公司更有挑战性。”
“那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后就开始移交工作,然后去把运输公司的手续补全。”
方唯点点头,然后端茶送客。
邓元恩起身走到了门口,才想起来报告的事情:“支书,那申请报告怎么办?”
“你先回去吧,等运输公司正式成立之后,这份报告会得到批准的。”
方唯挥挥手,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过了一段时间,合作社所属的又一家企业挂牌成立。
运输公司的地点位于乡里,公司负责人是邓元恩。最近公司又新购买了一批车辆,实力大增,成为了全县运输行业的龙头企业。
好在这几年农机大队培养了一批驾驶人员,要不然光有车没有驾驶员可不行。
就这还不够,邓元恩又从外面聘请了一些人。外聘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各乡的农民,有家人作为担保,用着放心。
时间匆匆。
这一季的新稻谷都陆续下来了。
赵金生又开始忙着收购最新的南光四号】稻谷,收购的稻谷源源不断的运到了米厂,经过加工包装,再流向了全国各地。
合作社对于稻谷的收购标准,执行的很严格,并没有因为产品的畅销而大肆扩大产量。
新林县之外只有个别的地区产的南光四号】水稻,进行了原产地认证,其他地区的稻谷一律不收。
目前有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仿冒的情况,合作社和有关部门配合进行了打击,不过这种情况还是难以杜绝。
“我们只能想办法从源头上堵住漏洞,老赵,你安排人对采购稻种的客户进行回访,告诉他们,谁要是向仿冒瑶岭大米】的单位和个人供应稻谷,一旦发现,今后将会断绝稻种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