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和问道:“王爷,若兵部那边为难咱们怎么办?” 顿了顿,李牧和又说:“王爷, 咱们的奏折虽然写得滴水不漏,可兵部那些人若是故意挑刺,咱们的计划不就泡汤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显然昨夜的商议虽让他下定决心,却并未完全打消他的顾虑。北熊军团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心血,交给王大用虽是无奈之举,但他仍担心兵部会从中作梗。
史俊贤微微一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放下后平静地说:“李将军不必过虑。咱们推荐的人选都是军中翘楚,战功赫赫,有目共睹。兵部就算想为难,也得有理有据。咱们的奏折理由充分,他们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赵武陵点了点头,接过话头:“王爷说得对。况且,兵部尚书跟我有些交情,我昨夜已经派人给他送了封信,私下打个招呼。他就算不看我的面子,也得顾忌王爷的威望。”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了,咱们推荐的都是年轻人,正合皇上培养新人的心意,兵部没理由硬卡着不放。”
一位幕僚拱手站起,建议道:“王爷,两位将军,咱们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兵部那边若真要为难,不如咱们多准备些说辞。比如,若他们质疑王大用的资历,咱们可以说他随李将军征战多年,实战经验丰富;若他们挑赵运平的刺,咱们就强调他在南疆的功绩。这样,他们就算想驳回,也得掂量掂量。”
李牧和听后,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但仍有些不放心:“王爷,这主意是不错。可兵部那些人要是铁了心跟咱们作对,光靠说辞怕是不够。我听说兵部侍郎张大人跟咱们不对付,他要是带头反对,咱们怎么办?”
史俊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庭院,沉声道:“李将军说得有理。兵部那边,咱们不能全指望他们通情达理。我昨夜已经派了人去兵部打探消息,看看他们的态度如何。李将军,你也可以派人去试试,比如你的副将王大用,他跟兵部有些人熟识,或许能探到些风声。”
李牧和拍了拍大腿,点头道:“好主意!我这就派王大用去一趟。他办事牢靠,又机灵,准能打听到点什么。”他转头看向赵武陵:“赵将军,你那边呢?”
赵武陵微微一笑:“我昨夜也派了我的幕僚李四去兵部走一趟。他跟兵部的一些小官关系不错,应该能摸清他们的底。”
史俊贤转过身,拍了拍手,语气坚定:“好,就这么定了。咱们先派人去探探口风,再决定下一步怎么走。兵部那边若没大问题,咱们的奏折就能顺利通过;若真有麻烦,咱们也好早做准备。”他顿了顿,又道:“不过,诸位得记住,咱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住根基。兵权交出去是形势所迫,但咱们的心血不能白费。”
一位幕僚补充道:“王爷说得是。咱们推荐的人选都是心腹,就算兵权交了,他们也会听咱们的招呼。兵部若不识趣,咱们还有后手。”
李牧和粗声道:“对!北熊军团的魂儿在我手上,王大用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他不会让我失望。”
赵武陵也点头道:“张文谷也是如此。他对我忠心耿耿,有他在,我的军团就不会散。”
史俊贤回到主位坐下,端起茶盏,目光扫过众人:“好,既然大家都心里有数,那就散了吧。明日一早,咱们的奏折就送去兵部,接下来的事,就看他们的了。”
众人起身告辞,议事厅渐渐安静下来。史俊贤独自坐在椅子上,望着桌上的奏折,心中暗道:“这一步棋,得走得稳当些才好。” 兵部的态度将是关键,若能顺利通过,他们的计划就能迈出第一步;若受阻,他们还得另想办法。李牧和的担忧并非多余,但眼下,他们只能步步为营。
兵部大堂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兵部尚书王大人坐在主位上,面前摆着平南王史俊贤、李牧和、赵武陵等人送来的奏折。他身旁坐着几位兵部官员,包括侍郎张大人、郎中李大人和主事赵大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这些奏折里推荐的人选——赵运平、王大用、张文谷——都是年轻将领,这让兵部内部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王大人拿起奏折,翻开第一页,沉声道:“诸位,平南王、李牧和、赵武陵三位将军的奏折都送来了,推荐的都是年轻将领接任军团领导。你们怎么看?”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试探,显然想听听下属的意见。
侍郎张大人皱了皱眉,率先开口:“王大人,平南王推荐的赵运平,倒是有些名气。听说他在南疆立过大功,年轻有为,能力不差。可他毕竟资历尚浅,能不能压得住平南军团那些老兵,还不好说。”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显然对这些年轻将领的能力有所保留。
郎中李大人点了点头,附和道:“张大人说得有理。李牧和推荐的王大用也是如此。这人勇猛倒是勇猛,战功不少,可他性子太直,管理军团怕是会出乱子。至于赵武陵推荐的张文谷,年轻有为倒是真的,但他带兵的经验不多,能不能服众,还得打个问号。”
主事赵大人却持不同意见,他拱手道:“两位大人说得有道理,可咱们也得想想皇上的意思。皇上不是要培养新人吗?这些年轻人虽然资历浅,但能力都不差,正合皇上的心意。咱们兵部若一味挑刺,只怕会让皇上不高兴。”
王大人听后,点了点头,沉思片刻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平南王他们推荐的人选,确实是军中俊杰,能力没得说。可资历浅也是事实,咱们兵部得核验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就放过去。”他顿了顿,又道:“不过,赵大人说得对,皇上的心思咱们得揣摩。培养新人是大势所趋,咱们不能逆着来。”
张大人皱眉道:“王大人说得是。可若不仔细核验,万一这些年轻人上任后压不住阵脚,军心不稳怎么办?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咱们兵部也脱不了干系。”
王大人微微一笑:“张大人多虑了。咱们核验的目的,不是要驳回,而是要确保这些人能胜任。皇上既然要用新人,咱们就得帮他把好关。”他放下奏折,目光扫过众人:“这样吧,咱们派人去各军团查一查,看看这些人的实际情况如何。”
李大人拱手道:“王大人英明。我建议派兵部侍郎张大人去平南军团,查查赵运平的情况;我去北熊军团,核验王大用的能力;赵大人去赵武陵的军团,看看张文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