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攥着染血的碎布的手微微发颤,暮色中,奶奶布满皱纹的手轻轻覆上来:“瑶儿,去把地窖里的灰布包袱取来。”老人家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决断的光,“我与清霜道长已有二十年未见,他隐居的青云谷虽路途凶险,却是眼下最安全的去处。”
苏瑶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她迅速转身,奔向不远处的地窖。地窖中阴暗潮湿,一股霉味扑鼻而来,但她顾不得那么多,只一心寻找着奶奶所说的灰布包袱。不一会儿,她便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那个看起来年代久远的包袱,小心翼翼地捧了出来。
“奶奶,我找到了。”苏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奶奶接过包袱,轻轻打开,里面是一些简单的衣物和几样看起来颇为古老的物件。她从中取出一块雕刻着繁复符文的玉佩,郑重地递给苏瑶:“这块玉佩是你祖父留下的,清霜道长见到它,自会明白一切。”
苏瑶接过玉佩,只觉一股温润之感传来,仿佛能安抚她此刻纷乱的心绪。她抬头看向奶奶,眼中满是坚定:“奶奶,我一定会找到清霜道长,保护好自己,也会想办法回来救你的。”
奶奶欣慰地点了点头,眼中却满是不舍:“好孩子,去吧。奶奶在这里等你,但你要记住,无论如何,都要先保全自己。”
苏瑶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踏上了前往青云谷的未知之路。夜色中,她的身影逐渐远去,只留下一串坚定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夜晚中回响。
李翠花将怀中哭闹的幼儿哄睡,麻利地将粗布衣襟系紧:“我娘家的旧车还在柴房,铺上茅草能遮人耳目。”五个身影在夜色中化作流动的暗影,破旧的板车吱呀声混着细碎的脚步声,朝着迷雾笼罩的深山蜿蜒而去。
山路崎岖,夜色如墨,偶尔有夜鸟惊飞,划破这沉闷的寂静。李翠花紧握着车辕,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心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自由的渴望。身后的四人紧随其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绝与坚毅。
随着深入山林,四周的空气愈发潮湿,迷雾仿佛有形之物,缠绕在四周,让人难以辨清方向。李翠花凭借着对这片山林的熟悉,小心翼翼地引领着众人前行,生怕发出声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前方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李翠花心中一紧,连忙示意众人停下,躲入一旁的灌木丛中。透过缝隙望去,只见几个黑影在前方徘徊,似乎在搜寻着什么。李翠花的心跳加速,她紧紧捂住幼儿的嘴,生怕他发出声响。
三日的颠簸让众人脸色发白,当看到远处市集飘扬的酒旗时,瑶儿干裂的嘴唇终于扯出一丝笑。可刚踏入青石街道,撕心裂肺的哭喊便如利刃般刺破喧闹。街角处,七八个家丁正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拳打脚踢,红衣少女死死护在老人身上,发间珠钗散落一地。
瑶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紧紧拉住李翠花的手,眼中满是惊恐与愤怒。李翠花心中一沉,她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弱者的命运往往如同浮萍,随波逐流。但她不愿瑶儿看到这世间太多的残酷,于是连忙捂住她的眼睛,轻声安慰:“别怕,我们绕过去。”
然而,那红衣少女的哭喊声却如同魔咒般在瑶儿心中回荡,她挣脱开李翠花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我们不能走!奶奶她……”
李翠花明白瑶儿的心思,但她更清楚,以她们几人的力量,根本无法与那些家丁抗衡。正当她犹豫之际,瑶儿已经冲了出去,挡在了那红衣少女和老妇人面前,小小的身躯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
“住手!”瑶儿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些家丁一愣,转而相视而笑,似乎觉得眼前这个小女孩是在自寻死路。
李翠花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知道瑶儿一旦决定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于是,她也跟了上去,站在瑶儿身旁,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那些家丁见又有两人站出来,脸上的笑意更浓,其中一个领头的更是肆无忌惮地笑道:“哈哈,今天真是走运,不仅遇到个美人儿,还多了两个送死的。兄弟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