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死了,这还打个毛?
岳凌云下令追击,军队将其团团围住,命人在四周喊道:“缴械者不杀!”
敌军为了保命,纷纷将武器丢到一旁。
“父亲,敌军实力远超你我想象,是时候投降了。”杜能给出了唯一的生路。
再顽抗下去,永道郡的第一大族就要换一家了。
“……传令下去,即刻投降望辰郡郡守陈云轩!”杜流望向死去的容道行,忍痛下达命令。
早知道就直接投降了,容道行替他平定匪患、蛮族多年,多少还算是有点感情的。
怎奈他杜流并非感情用事之辈,便选择了一条最能保全家族和百姓之路。
很快,永道郡便举起白旗,大开城门,其军队纷纷走了出来,丢下武器。
岳凌云带军进入永道郡,接替了守护永道郡的职责。
确认过安全后,林同曦和陈云轩在郡府见到了杜流。
“两位大人,此乃永道郡郡守官印,还请收下。”杜流强颜欢笑道。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哈。”林同曦立刻收了过来,杜流还有点不舍得,手里还不太愿意交出官印,却不料林同曦力气太大,一瞬间就夺走了官印。
“杜大人,以后治理永道郡还需要你的帮忙,今后就好好辅佐新的郡守吧。”陈云轩宣告杜流的命运。
原本,只要杜流即刻投降,那说不定还能算是合伙人。
只可惜杜流给脸不要脸,就只好以战败被迫投降的前提给予对方相应待遇。
当然,为了安抚世家之一的杜家,二人选择授予其子杜能郡丞一职。
在永道郡一战后,襄南四郡就只剩下福林一地。
对于征战人选,林同曦和陈云轩还尚未讨论出来。
“同曦兄,我等应派岳兄前去攻打福林郡,速战速决。”陈云轩表达己方意见。
“云轩兄,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赖岳兄……”林同曦接着辩论。
征战福林的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岳凌云,另一个则是卫昭山。
陈云轩认为岳凌云作战经验丰富,由他来攻打福林郡必能迅速得到捷报。
但林同曦则觉得夏侯靖已经开始南下,必须尽快将岳凌云调到北边,巩固好防线。
还有一个原因是白虎族宣布与丁奇聪决裂,带领部族向南转移,派人表示想投靠襄州南部的陈云轩。
而颜成弘也写信过来,表达了归顺陈云轩的意愿。
如此一来,就势必会吸引毛德辉的仇恨。
为了保住这些盟友,由已熟悉大军作战的岳凌云北上最为合适,而不应该在区区福林小郡上浪费时间。
此外,还能让卫昭山刷一刷军功,方便后续对其进行提升。
其战功仅次于王胜寒、张岩武,如果不给卫昭山刷军功,那么就很难将其培养成为军队里面的二号人物。
基于以上考虑,林同曦坚持让卫昭山去。
至于陈云轩则更为看重后院,觉得迅速平定福林郡更为重要。
“算了算了……我们要不叫他们两个过来说说他们的看法?”林同曦觉得这是二人第一次没办法达成共识。
“把子良兄也叫上吧,他应该对襄南更熟悉一些。”陈云轩补充道。
在双方均有道理的情况下,要想决定答案,就必须引入新的对象一同讨论。
“嗯……两位的意见各有其优劣势,按岳某看来,还是巩固防线为重。”说完这句话后,岳凌云接着补充道:“当然,岳某也能迅速拿下福林郡,之后尽快赶回望辰郡。”
“我没什么意见,一切听从安排。”卫昭山不善言辞和站队,决定将难题踢给其他人。
这么一来,彭子良的那一票便变得关键起来。
彭子良喝了口水,接着给出自己的意见。
“主公所说不无道理,若论速攻,的确应派出岳兄。”
“可北方局势动荡,夏侯靖已经南下,即将与我们接壤。”
“而颜成弘、白虎族南下投降,其中又必须经过丁奇聪的领地,这无疑会招来毛德辉的攻打。”
“如果没有岳将军亲自调度指挥,恐怕会让这两支队伍遭受不少损失。”
“至于南边的福林郡则不必担心,其郡守胆小怕事,无贤才辅佐。”
“再加上其粮食歉收,好几次依赖周边郡县提供食粮,战争基础不足。”
“速攻之法虽快,但显然会增大受损,且从福林郡赶回来又实在太累,这无疑会给岳将军造成负担。”
“因此,部下建议采纳围困之策,此策对于我等最为保险。”
如今,赞同卫昭山攻打已来到了3票,就连岳凌云本人都同意其带兵。
陈云轩思考了一下,决定以大局为重,同意了林同曦的提议。
歇息一番后,军队兵分两路,岳凌云带军北上援助灵乌郡,卫昭山则率领另一支军队攻打福林郡。
福林郡郡守樊钊也抱有侥幸心态,加上有南方的岭州太守支持,樊郡守便选择对战。
战争开始,卫昭山的军队将他们死死围住,致使福林郡渐渐断粮。
樊郡守派龙保、尹沉率军突围,结果突围好几次还是出不去。
二人共同与卫昭山作战,实力较弱的尹沉居然一个不小心死在了卫昭山剑下。
在连日包围下,福林郡已经生起民怨,就连军队都对樊钊抱有怨言。
无奈,樊钊只得投降。
这么一来,襄南四郡便成功被林同曦和陈云轩收入囊中。
就正是在这时起,陈云轩势力成为了在这乱世之中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